不高,学术水平不高,这批学生跟后来辉煌的77、78、79三届一比,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。
不过放眼整个工农兵大学生时代,沙里淘金还是出了几个人物的,比如王石、贾平娃、梁晓生等。
魏明和杨昊来给欢送毕业生活动拍照采访。
拍完照刚要去吃饭,魏明看到刘振云冲他招手,然后就被他带到了学一食堂,另外还有不少77、78中文系的学生。
他们一个个都愁容惨淡。
“怎么了这是?”
身为五四文学社社长的李志红道:“我们今年第一期《未名湖》出来之后上头就下令,以后这个杂志不许再办了。”
“为什么啊?”
“没给说法,就是不让办了。”主编老熊手里还拿着一份杂志,纯黑色的封面,里面还有梁左的一篇小说,都是些小说和文学评论文章,内容上其实问题不大。
有人说是因为这纯黑封面惹的祸,还有人说是被人举报了。
另外前阵子全国十三所大学文学刊物联合搞的《这一代》杂志也是发行了一期就被取缔了。
再有就是北岛他们搞的《今天》杂志今年也会被正式认定为非法刊物。
当然,其实本来就是非法的,没有拿到正式刊物资质的地下杂志。
学生里有人提议,能不能换个名字借壳重生。
“关键问题还是你们的杂志办得好,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北大了,自然会被重点关注,”魏明分析道,“除非你们能正式申请到刊号,有出版社和专业编辑背书,否则还不是说取缔就取缔。”
但申请正式刊号也并非易事,起码北大没资格。
北大前不久刚刚成立了北大出版社,但也是有限制的,只能从事关于教育和学术方面的著作以及期刊的出版,文学类杂志《未名湖》显然不符合条件,所以学校也爱莫能助。
当然,自己在学校里印着玩玩无所谓,但出去卖钱就要管了。
小查道:“可我们后面还组了不少好稿子呢,真是可惜了,都是投稿人的心血啊。”
“这个我倒是可以帮忙,”魏明道,“我现在不是在校刊工作吗,可以跟主编商量一下,给你们划一个板块,择优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