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二房的几个孙子,他向来很看重,尤其是学习成绩不错的生运。
老大家的几个,最大的生宝今年十八,刚定亲,一直跟着老大在船上。
生玉也十七了,去年年初开始跟船,现在已经适应出海的生活。
生福十四,成绩太烂连初中都上不了,但老大两口子也不想让他靠海吃饭,一家子男丁总要留个守家的。
因此老大正在想方设法,给生福找门营生,不管是当木工还是泥瓦匠,只要以后有门技术傍身,饿不死就成。
大房还有个幺女宋珠,和二房的宋梅一样没上过学,而是从小就跟着村里的海女学潜水,打量着往后要么做海女,要么早早嫁出去。
以前瞧着家里这么多孙子,宋来财老觉得自家有指望了。
大房的孙子出海挣钱,二房的孙子读书当秀才,等于是钱有了铁饭碗也有了。
所以他对三房的就不怎么在意。
毕竟老三福祥太老实了,不像老大精明,也不像老二嘴巴讨喜,从小在家里就没多少存在感。
结婚的时候,家里给老三出了太多钱,让他感到不划算。
因此难免对老三两口子挑剔了些。
偏偏老三性子犟,为了个女人要分家,他觉得老三心里没把自己这个父亲当回事,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。
于是在妻子马淑兰气冲冲地提出,要老三每个月给孝敬,还要老三还彩礼钱时,他默许了。
因为对老三两口子有意见,所以后来他们的孩子,宋来财也懒得瞧上一眼。
他那么多孙子,还差老三那两个吗?
等老三出了意外,宋来财心中不是没有心痛和惋惜。
但作为渔民,他见了太多生死,他自己的父亲、兄弟,也都是死在海上的。
现在不过是死了个不重视的儿子,他就算伤心,也不会持续太久。
这份冷淡的父子情,不足以让他拨出家里的资源,去接济老三的孩子。
尤其是妻子对老三媳妇儿恨到了骨子里,认为一切都是她造成的。
宋来财不想为了这事儿和妻子闹,他认为不值得。
最终,局面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