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美凤虽完全信任霍曜,仍忍不住调侃:“阿曜,钱多的话不如孝敬妈妈,别真以为自己干的是艺术,花这么多钱买杂志回去干嘛?是不是太浪费?”
霍曜说:“这不是艺术,但这些钱花出去必能引发轰动。
老杨也说了,《风月》首刊虽然热销,但热度不足,所以需要宣传,电视台会答应我打广告吗?”
姜美凤大笑:“你想得太美了,一本小众杂志还想上电视?不怕带坏小孩?”
霍曜耸肩道:“这就是问题所在。
既然不能上电视,那我们就自己造势,用十万炒热杂志,稳赚不亏的交易,为何不做?”
天啊,这种做法真是绝妙!
众人虽不及霍曜眼界开阔,但也不蠢,经他这么一解说,哪还有人想不明白其中奥妙,一个个惊讶得眼睛都要瞪出来了。
杨度双眼放光,几乎想给霍曜下跪。
这法子的核心其实很简单,说出来可能毫无价值。
不就是炒鞋吗?一双出厂价几百块的aj,被炒作者炒到几万甚至十几万,简直不可思议。
既然鞋子能炒,那么制作精良的《风月》自然也能行。
霍曜只是把炒鞋的理念稍作尝试罢了。
杨度说道:“曜少,你的点子太绝了!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到的,你注定要赚大钱。”
霍曜看着占米,说:“这十万给你,知道怎么用吗?”
占米兴奋地思考了几秒,回答道:“曜哥,这钱不能一次花完,要维持一周热度。
我的计划是,接下来六天,明天三万,后天两万,之后三天每天五千,最后剩的三万五在第六天花完。”
霍曜点头表示同意。
人就该这样使用。
骆天虹擅长武术,有战斗力,是执行任务的主力;占米有头脑,热衷于做生意,那就放手让他去做。
自己只需指明大方向,每个人都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。
人尽其用,这才是用人之道,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。
事情谈妥后,接着讨论扩大杂志盈利的问题。
一本杂志的收益不仅来自销售本身,广告收入同样重要,只要经营得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