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如水,转瞬即过数日。
风平浪静。
霍曜的策略见效。
面对蒋天生和连浩龙两大势力的压力,他选择拖延,理由同蒋天生所说的一样——临近中五期末考试,需全力备考,无暇分身。
这个理由荒唐至极,但霍曜坚持己见,他并不关心蒋天生和连浩龙的想法,只确信他们必定会忍耐,直到有人沉不住气。
事实也差不多,蒋天生和连浩龙确实认为这是霍曜的试探,谁先耐不住谁就落败。
这为霍曜争取了不少时间进行布局。
《风月》第四期刊物上市,二十万册,五天售罄,与霍曜预估一致,前四期共盈利240万。
霍曜开始放手,后续发展交由杨度负责。
杨度不负所托,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协议,从第五期起将刊登广告。
这一部分收入同样可观。
根据杨度的报告,每期首版四万,中版两万,尾版一万,一期有一页首版、三页中版、最后两页是尾版,总计十二万。
这意味着,每月仅广告收入就增加48万。
自第五期起,每期印量均超二十万册,单本按五元利润计算,月收入至少四百万。
无疑,《风月》将成为霍曜早期的重要财源,其余项目皆依赖此杂志推动。
占米同步展开布局,一方面经由商业课程结识人才,为霍曜构建团队,另一方面则常在观塘工业区徘徊,寻找合适的代工厂。
a货服装计划已进入筹备。
杨度和占米井然有序,霍曜得以专注应对即将来临的大战,他的准备集中在三方面:一是让骆天虹招募更多屋邨飞仔;二是秘密培训青龙堂核心成员;三是提升自身实力。
……
黄大仙,靠近尚未开发的新界地区。
狗场。
港岛部分江湖人士喜爱食用狗肉及斗狗,这催生了狗场这一产业。
经营此狗场者名为长乐,坐馆宋伟因经营多家狗场而被戏称为“狗仔伟”
。
霍曜为青龙堂秘密训练花费三十万,租下该狗场一个月。
狗仔伟欣然接受这笔钱,出国游玩,一个月内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