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清理树桩,当然,太大树桩非一时能挖出来,只能慢慢清理或者等他自己腐烂。
烧了荒挖了地,便可以种粮了,这个季节,夏麦,水稻,小米,高粱,什么都可以往地里撒,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如此,反正土地多,哪怕广种薄收也饿不死一家人。
华夏是个农耕民族,只要给他们一块地,他们会老老实实快快乐乐的挖啊挖的挖下去,如果吕国能保持家家户户土地面积不变少,哪怕税赋再怎么变,一万年他们也不会起义闹事。
这就是全世界最勤劳最优秀的民族,可这样勤劳优秀的民族,却也是全世界最苦难的民族。
没有人能够告诉他们为什么,为什么越勤劳越苦难,为什么越顺从越压迫。
没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办,该怎么活?
现在,七国大战又要开打,可在遥远的南方,一个叫别山吕国的小封国,仅仅三座城池两百余里土地的小国寡民,却变成了世外桃源。
分地建房家家忙,国君更忙,可再忙,全民教育不能忘,在两百余里的大道旁,每隔几里便有一茅棚学堂,教师不够怎么办,识字的都上,而且一天换三四个学堂的上,每个学堂上一个时辰,上完课骑马去下一个学堂继续上课。
春耕再忙,却没有教育忙,别山封国所有十二岁以下学童必须强制读书,十二岁以上不能违背个人读书意愿,也就是说,十二岁以上的少年如果想读书,父母不能以任何借口阻拦他(她)去学堂上课。
教材已经印刷出来,纸笔也是国家免费发放,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发个告示有人看得懂。
吕涛最开心的事便是从大路经过,远远的听见学堂孩童齐声背:山石田土日月水火,门前大桥下流过一群鸭,快来快来数一数……
每次听见这熟悉的声音,吕涛都会抽时间下马车去茅棚学堂转转,或纠正教师不标准发音,或亲自上台教几个字说几句话。
吕涛讲课水平很高,老讲师了,所以拿起粉笔开始写字,写完一大黑板后拿起教棍指着一排字道:
“同学们,大家请看这些图像什么?”
“像火苗,”
“像石头,”
“像田地,”
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