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些。
许大山一边赶车一边说:“有了这个孩子,生活就更有盼头了,对了,我给孩子取名字了,就叫许盼盼,小名驴生。”
李希月忍不住笑了,“盼盼,好名字。”
只是驴生这个小名也太应景了吧?
不过乡下人从不图好听,他们觉得贱名孩子更好养活,村里孩子不少都有小名,像虎子、铁蛋、狗蛋,毛蛋,二狗这些,随处可见。
“那你以后还打猎吗?”李希月问。
许大山说:“不打了,家里人少,我挣的工分加上赶驴车的收入够过日子,我和媳妇都不是那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,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,日子苦点累点没啥。”
有了这个儿子,他也算对得起祖宗,不会再要孩子了,他会努力上工,让媳妇孩子过上好日子。
李希月点点头,像许大山两口子这样肯过踏实日子的人不多了,大部分人都是好高骛远,好了还想再好,恨不得世间所有的好处都全占了。
可是这世上哪有这等好事?上天是公平的,打开一扇门就会关上一扇窗,不完美才是世间常态。
“大山,等等我。”这时,一个妇人一边跑一边朝这边招手。
许大山停下来,等人过来了,介绍,“李知青,这位是王翠华,你叫她翠华婶儿就行了。”
“翠华婶儿好。”李希月礼貌打招呼。
王翠华爬上驴车,一屁股坐下来,就开始开机关枪一般说道:“李知青,又去镇上买东西?上次就看你买了辆新的自行车,你家境很好吧?你父母是做啥的?一个月多少钱工资?你家有几口人?”
“大嫂子,你唠点别的,咋打听起这些来了?”许大山就说。
怎么一上来就查户口似的?
王翠华切了他一声,“我就想唠这些,咋的,李知青的钱又不是来路不明,不能说是咋样儿?”
李希月听许国庆说过,这个王翠华是村里出了名的长舌妇,整日没事干就扒拉别人家的隐私,在村里狗都嫌。
她有个儿子,二十好几了还没娶媳妇儿,整日游手好闲的,他男人爱喝酒,常常喝多了就和人干架,一家子没个好的。
许国庆叮嘱她见到王翠华离远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