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丰十一年夏,长沙城外的湘军炮兵学院笼罩在一片闷热之中,周宽世携杜雨晴、美国人华尔回湖南已经一个礼拜。
蝉鸣声此起彼伏,与远处操练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。
周宽世的副将周铁柱将,站在校场边缘,感受着湖南特有的湿热空气黏在皮肤上。
手中的怀表指针已经指向下午三点,但那位传说中的美国教官仍未现身。
\"周铁柱,那洋人又迟到了?\",周宽世提督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\"回提督大人,华尔先生还未到校。\",周铁柱尽量掩饰语气中的不满\",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了。\"
周宽世捋了捋胡须,眼中闪过一丝无奈:\"再等等吧,此人虽放荡不羁,但确实有真才实学。\"
正当此时,校场外传来一阵骚动。一匹枣红色骏马疾驰而来。
马背上是个金发碧眼的高大男子,身着湘军制服却敞着领口,显得格格不入。
他单手控缰,另一手还拿着个酒囊,脸上挂着肆无忌惮的笑容。
\"抱歉抱歉,各位!\"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官话喊道,\"路上遇到个有趣的蟋蟀比赛,耽搁了一会儿!\"
这就是弗雷德里克·华尔,周提督花重金从上海请来的火炮专家。
校场上,三十多名炮兵学员已经列队等候。他们大多是湘军子弟。
此刻看着这个放浪形骸的洋人,眼中满是怀疑与抵触。
\"各位勇士!\"华尔走到队列前,突然收敛了笑容,\",今天我们不背书,不练站姿,直接玩真家伙!\"
他从怀中掏出一本皱巴巴的笔记,随手撕下几页\"这是我改进的火炮射表,考虑了湖南的湿度和风向。传统算法在这里会偏差至少二十步。\"
学员们面面相觑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他说的偏差问题确实存在,只是从未有人如此明确地指出过。
\"你!\"华尔突然指向队列中的一名年轻学员陈启泰,\"按你平时的方法瞄准开火!\"
炮声轰鸣,炮弹落在目标左侧约二十步处。
\"看到了吗?\"华尔兴奋地跳上炮架,\"这就是我说的偏差!现在,按我的方法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