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"
木棍移动间,沙盘上的小木块演绎出一场战役:蓝色旗帜的炮兵首先占领高地,红色旗帜的步兵呈散兵线推进,绿色旗帜的骑兵迂回包抄。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,看得老将们目瞪口呆。
\"花架子!\"满脸络腮胡的张彪突然嗤笑,\"真打起来,谁跟你按这戏文走?\"
周宽世不慌不忙,从怀中掏出一本手抄册子:\"咸丰七年,英法联军攻广州,就是用这等战法,以八千破我四万。\"。
他翻开一页,上面精细绘制着联军进攻路线图,\"他们的炮兵先轰塌城墙,步兵在火力掩护下突击,我军甚至没机会近身搏杀。\"
校场上一片死寂。左宗棠不知何时已站在人群后方,突然开口:\"这图册从何得来?\"
周宽世早有准备:\"回大人,是末将从阵亡的英军军官身上所得,请通译解读后抄录\"。
他指向图中几处标注,\"这些符号记载着火炮射程与弹道计算之法。\"
左宗棠接过图册细看,眉头越皱越紧。忽然他合上册子,目光如电:\"从今日起,楚军操练全按周将军之法执行!有违抗者——\"他环视众人,\"军棍四十!\"
晨练开始后,周宽世将三百精锐分成六队,他亲自示范持枪姿势:\"枪托抵肩要实,腮贴枪身要稳。\"。
纠正一名年轻士兵时,周宽世发现他双手发抖,\"怕后坐力?\"
年轻士兵涨红了脸:\"回教头,小的原先是抬轿的,没使过火器\"
\"记住,\"周宽世提高声调让所有人听见。
\"火枪不是刀剑,它能让瘦弱者击败壮汉,能让农妇击毙将军。\",他举起自己的步枪。
\"从今往后,你们的手臂就是炮架,眼睛就是准星,而纪律——\",他重重顿足,\"是比火药更重要的力量!\"
不远处,幕僚刘松山忧心忡忡地对左宗棠低语:\"大人,这般严苛,恐士兵生变\"。
左宗棠却盯着正在练习排枪轮射的方阵,眼中异彩连连。
\"你看那装弹节奏,第一排射击时,第二排已装好火药,第三排正在填弹。如此循环,弹幕不绝\",他突然转身,\