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了江忠源的新宁团练,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。
军营生活远比刘长佑想象的艰苦。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操练,从最基本的队列行进到刀枪棍棒,再到火器使用,无一不精。江忠源治军极严,稍有懈怠便会受到严厉责罚。
\"刘公子,你拿刀的手势不对。\"训练场上,江忠源亲自纠正刘长佑的动作,\"刀如臂使,要人刀合一。\"
刘长佑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,手臂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微微发抖。他咬牙坚持,按照江忠源的指导调整姿势。
\"好!这才像样!\"江忠源满意地点头,\"刘公子进步很快。\"
训练之余,江忠源常邀刘长佑到帐中讨论兵法。刘长佑发现这位看似粗犷的武将实则饱读诗书,对《孙子兵法》《吴子》等典籍的理解极为深刻。
\"用兵之道,在于知己知彼。\"江忠源指着地图说道,\"太平军虽人多势众,但纪律松散,我军若能以精兵击其不备,必能取胜。\"
刘长佑认真聆听,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。江忠源对他的悟性颇为欣赏,渐渐将他视为心腹。
一日深夜,刘长佑正在灯下研读兵书,帐外传来脚步声。
\"刘兄还未休息?\"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。刘长佑抬头,看到江忠源的弟弟江忠济站在帐外。
\"江二爷请进。\"刘长佑连忙起身。江忠济比兄长小五岁,性格更为活泼,与刘长佑年纪相仿,两人很快成为好友。
\"兄长常夸刘兄勤勉,今日一见果然如此。\"江忠济笑道,从怀中掏出一壶酒,\"长夜漫漫,不如小酌几杯?\"
刘长佑笑着接过酒壶。两人对饮畅谈,从兵法战略到诗词歌赋,再到家乡风物,竟有相见恨晚之感。
\"刘兄可知我兄长为何如此看重你?\"酒过三巡,江忠济忽然问道。
刘长佑摇头:\"江大人厚爱,长佑受之有愧。\"
江忠济正色道:\"兄长常说,乱世之中,需要的不只是勇武之士,更需有胆有识的儒将。刘兄文武双全,正是国家所需之才。\"
刘长佑心中一震,顿感肩上责任重大。
咸丰三年春,太平军攻陷安庆,直逼庐州。朝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