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林轩随手拿起桌上的引力波探测仪模型,调转方向对准共振腔,“要是把这玩意儿倒过来,用激光束搭个‘回音壁’,是不是能把声波‘兜’住?”
马洛克的瞳孔突然收缩:“迈克尔逊干涉仪逆向建模!通过闭合光路增强声波能量密度……”他抓起计算尺的手微微发抖,巨大显示屏上瞬间展开环形共振腔的光路模拟图。
93 纳米机械与震荡炮的双重突破
一个月后,联合实验室。
泽娜的培养皿里,银蓝色的生物电风暴此起彼伏。当她将神经元突触受体的蛋白质序列导入纳米机械控制系统时,某枚个体突然转向,尾部纤毛如船桨般划开营养液——它正顺着实验员指尖触碰培养皿产生的微弱电位差移动。
“成了!”她的发卡掉进营养液也浑然不觉,“碳纳米管触角能识别电位梯度,现在它们移动效率比磁控驱动快三倍!”
马洛克的共振腔内,20khz声波束首次稳定击中千米外的靶标。当激光束在环形光路中完成第108次反射时,真空涨落产生的虚粒子对被成功捕获,能量密度突破1012 j\/3——合金靶标表面的原子开始同步震颤,如同被无形手风琴挤压的音符。
“看这儿。”马洛克调出波形图,“当共振频率在199hz会形成斐波那契数列耦合,能量损耗降低了47。”
林轩的机械手掌拍在控制台上,震落半瓶基因稳定剂:“早说了,扳手比公式好使。不过老马……”他指了指墙角焦黑的通风管道,“下次实验前记得给共振腔装个泄压阀,我可不想再从您白大褂上捡碎玻璃。”
泽娜将新一批纳米机械倒入战术沙盘,它们如银色溪流般绕过模拟敌方装甲,精准汇聚在“能源核心”区域:“等给它们装上酶液注射器,克洛诺斯的钛合金材料就是层薄脆饼干。”
马洛克调整着激光镜面间距,语气罕见地带上一丝兴奋:“震荡炮充能时间缩短至120秒,足以在敌方护盾切换间隙完成三次齐射。”
林轩看着巨大电子屏上交织的声波轨迹与纳米机械集群,电子语音突然低了几分:“这些环节还可以再微调一下。马洛克,把共振频率锚定在敌方装甲元素的‘电子自旋共振频率’,就好比用钥匙开对锁孔;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