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出去了。
现在又开始弄栗子,该不会也做到很大吧。想到这里,景婶子忙问:“杭娘子收不收山栗子?”
这东西山上到处都是,不比野柿子少,若杭英收购,家里又多了一项收入。
“明天再看吧,今天林家铺子拿糖栗子去卖了,现在还不清楚情况如何,若明天林家铺子的东家还来订购,咱们就开始收购山栗子。”杭英知道百姓能多一条赚钱的路子,日子就会好很多。
虽然人性都是贪婪的,但对于她来说,不只是为了带着些百姓发家致富,吃饱饭,还能吃肉,这些百姓做的一切同样成就她,双方都能有收益,何乐而不为呢?
景婶子得了这个消息,脸上也没有失望的神色,反而很认同的点点头说:“是这么个理,那再等等。”
刚刚杭英和景婶子的对话声音不小,院子里的几个人都能听到,不管心里有什么盘算,依旧依旧按部就班的做着手里的活计。
虽然有一万五千多个野柿子,依旧没有到酉时,事情就做完了,见没事了,几位娘子将院子收拾完,李娘子便带着他们去外面慢慢抬野柿子回来。
见几位娘子没闲着的时候,院子里的活计干完了,就去做外面的事,看到这一幕,杭英心里很是满意。
“你很会做生意,山里的这些东西都能卖出去,真是了不得。”祈丰年眼神复杂的看了看杭英。
“没什么了不得的,我只是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”
“航娘子还知道螃蟹?”
呃,知道螃蟹很意外吗?不过很快杭英就明白了,古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,有些百姓一辈子都没走出过所在的镇子,根本不认识螃蟹是什么样的。
祈丰年意识到自己说错话,忙转移话题问:“杭娘子的脆柿子可以大批量卖给外地人吗?”
“可以,以后我们做的脆柿子会越来越多,最好能卖到京城和附近的几个州府去,这样我们青县百姓的日子才会更好。”
不是杭英说大话,因为杭英对青县有这样的信心,举一县之力绝对可以做到这个程度。
“现在很多百姓都不相信野柿子可以做成脆柿子,来卖野柿子的人少,所以做的脆柿子比较少,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,那些得知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