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9 年末的一个清晨,重庆朝天门码头犹如被轻纱笼罩,宁开正轻柔地扶正那被露水打湿的军帽,他的目光恰似星辰般坚定而深邃。在他身后,川南支队的战士们宛如一群蓄势待发的猎豹,两千七百双布鞋如鼓点般无声地踏过青石板路,每一步都充满力量,沉稳而坚定。江对岸,突然亮起的三长两短灯光信号,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流星。机枪手老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架起了捷克式轻机枪,枪管在朦胧的月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,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。“准备渡江。”宁开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如洪钟般在空气中回荡。他指着地下党游击队牵来的七八只小木船,让战士们陆续登船。就在这时,十八岁的通讯兵小伍突然紧张地抓住了他的衣袖,声音颤抖着:“旅长,有马达声!”浓雾中,骤然亮起的探照灯如同一双双凌厉的眼睛,三艘炮艇如猛兽般破浪而来,它们的出现犹如巨石入水,打破了清晨的宁静。
宁开正迅速抄起冲锋枪,子弹如雨点般在船舷激起的浪花中飞溅,他眼睁睁地看着小伍那如飞鸟般扑向电台的身影,在弹雨中如薄纸般被撕碎。江水如猛兽般漫过膝盖时,他的手像条件反射般摸到了腰间的手榴弹——这可是几天前贵州苗寨的老乡们亲手塞给他的土制炸药,这份沉甸甸的礼物,此刻或许将成为他们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救命稻草。\"轰!\"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,当爆炸的气浪如排山倒海般猛烈地掀翻了炮艇,江面上七百支轻机关枪如同一群被激怒的雄狮,几乎同时咆哮着开火,发出震耳欲聋的枪声。通信兵在水中苦苦挣扎,如溺水的人一般,呛着血水,他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紧紧抓住一块浮木,试图保持身体的浮力。在对岸,他听到了那熟悉的冲锋号声,如同一把利剑,划破了黑暗的夜空,那是他传达旅长命令事先安插在敌后的侦察连发出的信号。侦察连的战士们如同一群英勇无畏的火焰,高举着火把,奋不顾身地烧毁敌人的铁丝网,为后续部队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。
当第一缕晨曦如利箭般穿透了晨雾,照亮了战场,那面青天白日旗在碉堡的废墟上已如残阳般燃成了灰烬,仿佛在诉说着胜利的曙光。在遥远的贵阳城外,张先阳缓缓放下手中的望远镜,镜片上清晰地反射出城墙上那密密麻麻如蜂窝般的沙袋工事。他的身后,湘黔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