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如被岁月摩挲过的老唱片,低沉而沙哑,仿佛在缓缓流淌着一段不忍直视的往事,“这可是一座古城啊,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镶嵌在川西平原之上。它是历代边防的重镇,扼守着川西平原通向松潘草地以及青海、甘肃的交通要塞,长期以来都有重兵把守。汉元鼎六年,蚕陵县便在此处扎根,唐初时它是冀州的一部分,明朝时成为叠溪千户所,叠溪城就像一位坚毅的卫士,‘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讨复故地,命指挥童胜复筑。高一丈,围三百几十丈,门四。成化间重修。’它屹立在松茂要道的要冲之地,既是军事重镇,也是商贾云集的集散地。民国时期,这里属于茂县所辖的叠溪区,城内商号如林,热闹非凡,繁华程度令人惊叹。”
老乡稍作停顿,如老牛般深吸一口气,继而说道:“两年前,这个地方持续干旱四十余天,常有白色地光闪现,人们皆称之为‘天门开’。突然有一天,牦牛惨嚎,天气闷热得仿若置身蒸笼,令人窒息。蓦地,一声惊雷炸响,天崩地陷,房屋如积木般轰然倒塌,地面剧烈摇晃,地下传来阵阵低沉怒吼,与地面上山岩崩塌、房屋倒塌的轰隆声交织在一起,霎时飞沙走石,烟尘弥漫,天昏地暗,地面如蛛网般张开无数大缝,时而张开,时而闭合。不过须臾之间,全城沉没。当夜,天气骤变,狂风如怒兽般咆哮,暴雨似瀑布般倾泻。地下隆隆声不绝于耳,山坡岩石如脱缰野马般飞滚。直至次日。大地仿佛被恐惧笼罩,几乎天天都战栗不止,地面上下颠簸,砂石漫天飞舞,地声如泣如诉,那无疑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。”
叠溪城及附近二十多个羌寨如多米诺骨牌般全部覆灭,四周山峰如巨人般崩塌,堵塞岷江,形成十多个大水抗,伤亡人数近万人呐。”就在这时,郑部长和明光带着驮马队如旋风般紧急赶到了这里。郑部长见多识广,他看着眼前的景象,面色凝重得如乌云压顶,说道:“这就是地震。我们听说过,周围北至西安,南达昭通,东到万县,西抵阿坝都有晃动。”幸存者点了点头,接着说:“老人们说是岷江走蛟龙把两岸山石弄下来,堵住了江水南下,形成了这茫茫的高原海子。全城除一放羊的孩子之外,无一幸免,死亡人数多达六千八百多人,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!”
雄国兵急迫地问:“那这个你们叫的海子有多深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