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。再加上敌人援兵如潮水般步步紧逼,形势对八路军来说,犹如泰山压卵,愈发不利。为了保存有生力量,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,八路军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——撤离战斗。
十七时,从黎城赶来的日援军(十川队、岩馆队、谷坂队)如疾风骤雨般终于抵达了神头岭。这些增援部队犹如过江之鲫,经过刚刚修复好的赵店桥,一路风驰电掣而来。他们的到来本应如久旱逢甘霖,给笹尾中队带来一线生机,但现实却如一盆冰水,让人不禁唏嘘叹息。
当各路增援日军如潮水般涌来时,眼前的景象令他们瞠目结舌。原本应该有数百人之众的笹尾中队,此刻竟然如秋风扫落叶般只剩下了区区四十五名残兵,而且其中四十人都身负重伤,惨不忍睹,犹如被暴风雨摧残后的残花败柳。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,小山正美少尉也在日军援军到来之前不幸战死,这无疑给整个队伍带来了泰山压卵般的沉重打击。
曾经耀武扬威、不可一世的日军,在这场猝不及防的伏击战中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重创。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,自己会如此轻而易举地再次落入八路军精心布置的陷阱,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。
总结神头岭再次伏击日军的胜利,旅长犹如定海神针,带领着几位团长面对地图上与实际地形不符的情况,竟没有丝毫的慌张和忙乱。神头岭地区的公路,从地图上判断,本应如蜿蜒的长蛇,在神头村以西的沟底通过,两侧地势险要,宛如天堑,实乃设伏的绝佳地点。然而,当部队进入设伏地区时,却惊觉实际情况与地图上所标注的大相径庭,公路竟然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岭上,这无疑给部队的隐蔽带来了如泰山般沉重的困难。
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,旅长和参战的团长们并未惊慌失措,他们宛如泰山般沉稳,冷静地进行着细致入微的分析。经过一番观察和深思熟虑,他们惊喜地发现岭上地势开阔,犹如一片广袤的平原,而那些旧工事恰似散落在平原上的珍珠,虽然年久失修,但稍加雕琢,便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,成为绝佳的藏身之所。于是,旅长和团长们毫不犹豫,当机立断,迅速调整了作战计划,如高明的棋手般巧妙地利用这些旧工事,精心布置了伏击阵地。他们指挥若定,命令战士们进行伪装,仿佛给这些旧工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,使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