仅能够造福当地人民,也会成为这片流域的标志性建筑,见证人类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改造。
此时此刻,碧绿的江水滚滚东去,奔腾不息,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呼唤。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,继续流淌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。他们深知憧憬的未来虽然美丽,但必须一步一步去实现,当务之急还必须把眼前的事情办好。雄国兵不解地说:“王军长,你们33军能征善战,怎么会突然改编,调你当抗日救国军总指挥?”王军长沉思半响道:“组织上决定,我一个党员只有服从命令听指挥啊!也许当前和未来我们的主要使命就是抗日救国吧!”
雄国兵一脸无奈地缓缓点头,心中对这位最早的党员充满了敬意。他深知这位铮铮铁汉的过往经历,他曾在川东地区组织过三次惊心动魄的武装起义,成功建立起了川东游击军,为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。
在配合主力红军解放达县和宣汉之后,他更是肩负起重要使命,担任扩编后的红33军军长,率领部队奋勇抵抗敌人的六路围攻,成功强渡嘉陵江,并一路西征,取得了辉煌的战绩。
然而,如今面对组建一支抗日救国军的艰巨任务,雄国兵不禁感到茫然。尽管王军长被任命为这支新队伍的总指挥,但实际上却没有给他实际数量的兵力予以支持。他只能与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进行艰难的协调,试图凝聚广大工农士兵以及各界群众的力量,共同推动抗日救国运动的蓬勃发展。
雄国兵越想越觉得这一切都如同空中楼阁,虚无缥缈。这抗日救国军究竟该如何组建?又该如何开展抗日救国的工作呢?这些问题如同沉甸甸的巨石,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心想王军长又该如何工作?
到底是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革命,王军长让雄国兵他们省苏维埃配合组织召开了几次会议。于是抗日救国的声势就造起来了,从省到县乡的抗日救国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。一时间,整个地区都被一股激昂的抗日热情所笼罩,人们心潮澎湃,纷纷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全力以赴。在芦山的一座天主教堂里,昏黄的灯光在风中摇曳,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动荡岁月的故事。微弱的光芒映照在一张张严肃而又充满激情的面庞上,王军长、雄国兵、姜亭富以及抗日救国会的成员们齐聚一堂,共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