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深烙印于众人脑海之中,“自余阶出任西蜀安抚制置使以来,一反昔日战争之常规战法,行连点成线、线点呼应之战术,将全线近百处险要关隘及险峻城池、寨垒悉数改造加固,连成一线。于这条防线东侧之数十座御敌堡垒中,得汉城地位举足轻重,素有‘南有云顶,北有得汉’之美誉。同年,余阶亲往巴州,勘察地势,遂下令都督张实、团练使向佺‘依险筑垒,储粮建邑’。此城与合川钓鱼城、金堂云顶城、蓬安运山城、苍溪大获城、奉节白帝城、南充青居城、剑阁苦竹城一同被誉为‘四川八柱’。”
牛紫才与战士们皆敛神静听,仿若亲临其境般感受着当年宋军于得汉城抵御元军之鏖战,城墙上箭矢密如蝗雨,士兵们舍生忘死。那位头戴草帽的老人闻听此话,双眸中掠过一丝精芒,显然他对这段历史亦是稔熟于心,不遑多让地接言道:“再说那清朝嘉庆三年,白莲教军风头正盛,势力范围涵盖通江的麻巴里、方山坪以及楼子庙等地!为抵御来势汹汹的白莲教军,通江县继任县令徐廷钰当机立断,将县衙迁至县北之得汉城,并更名为‘安辑寨’。”
这里的含义就是‘安民济众’,让老百姓能够安定下来,团结一心;还有那句‘上宿民父母,安辑自无偏’,意思是说当官的就如同老百姓的衣食父母一样,只要能安抚好民众,自然就能做到公正无私。”老人顿了顿,接着讲道:“清军进入这安辑寨之后,就在里面安顿好了百姓,还驻扎下了大批的兵马。把这里当成指挥剿灭白莲教军的重要据点。那时候的知县们,像徐廷钰、董曾持、李嘉佑、刘铨常等等,都先后在这里储备粮食,组织团练。就这样前前后后总共在这儿办公长达十三年之久!一直到最后,终于把白莲教军给彻底肃清了,通江县衙才又在清嘉庆十三年的时候搬回到原来的老地方——通江城。现如今这得汉城已经归属永安镇管辖啦。之所以叫永安镇,也是希望这个地方永远没有战乱灾祸,永远都平平安安、太太平平的哟!”
老人的叙述恰似一幅厚重的历史长卷,于众人跟前缓缓铺陈开来,使众人对得汉城的往昔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。蓑衣老人接着说道:“民国七年,‘靖国军广安川北民军总司令’郑启和盘踞通、南、巴一带,处心积虑,大肆敛财。强令百姓广种鸦片,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