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杨的一番话,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干沉默了。
夏野禾的眼眶微红,文咏杉搂着她,看着陈诺的眼神里充满了一种飞扬的自豪。
范缤冰的脸色变幻,目光怔怔的,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齐云天突然笑了笑,道:“我突然想起我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。她说,演员拿不拿奖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人为你的演出喝彩。”
陈诺没好气的瞪他一眼,道:“你来凑什么热闹。李导,谢谢你刚才说的,我真的很感动。但我其实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,还什么都不懂,以后请你们这些前辈多指教。”
李杨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,道:“别的不说,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,你尽管说。比如要是你哪天投资个电影,缺个副导演,我一定来帮你跑跑腿,我李杨说到做到。”
入围过金马奖最佳影片,还获得过柏林银熊奖的导演这么说,陈诺真是担待不起。
过了一会儿,今日电影的记者来了。
30来岁的青年,进厅里的时候,还有点不情不愿的样子,但走近了就有点健步如飞的意思。
之后不用李杨多说,人家知道这两天戛纳最炙手可热的男演员出现在这是什么概念。
问题问了六七个,有的还跟《盲山》这部戏无关。
陈诺提出异议时,人家也不解释,只说都是为了电影宣传,请相信他的专业。
好吧,那就信。
等陈诺把能回答的都回答了,小记者走的时候,跟李杨握了握手,笑眯眯的说了一句法国谚语:“李先生,你这次找到了蛋糕上的樱桃。”
听得几个人莫名其妙。
还是人家李杨有文化,认为这应该是锦上添花的意思。
不过,按照中国人的习惯,应该称为雪中送炭。
第二天,李杨给陈诺打电话,很激动,因为今日电影把他2000欧元的版面调到了第三版上面,那个版面价值2万欧。
半天时间,他就接到了十几个片商的电话,说要来看片。有五六个还真不是为了陈诺,就是为了这部电影。
李杨的原话是:“这让他从黑不隆冬的深渊里看到了洒落的阳光。”
2006年5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