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才是关键。中国基础教育太差,文盲率高。中国需要大力进行扫盲教育、启发民智。李振华认为目前师范教育是重中之重,只有高素质的老师多了,才能使受合格教育的人口基数变大,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筛选出来。中国目前大学太少,尤其是理科大学太少。人文社科领域相对繁荣,自然科学与工程教育存在明显短板。而这些人才偏偏才是国家急需的。
虽然在教育方面有各种各样的不足,但李振华罕见地对国府在教育方面的重视提出了表扬。还有大学里强调学术自由,鼓励学术研究和思想交流,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。这些都是李振华赞赏的。
何思源起初认为李振华是在奉承他,但听着听着何思源觉得有些话说到他的心坎里。交谈中李振华偶尔冒出一些后世的理念:十年树木,百年育人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。何思源感觉到了李振华话中的真诚。
李振华向何思源介绍了根据地内教育的现状,以及为改变化这种现状我党做出的努力。还有我党对科学、技术、人才的重视。李振华拿出一盒青霉素送给何思源,骄傲地对他道: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,我们对青霉素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。还有火箭筒、火箭炮的发明,我们也与国府共享了技术。
这些何思源都有耳闻,特别是工业化生产青霉素技术,为国府赚取了不少珍贵的外汇。
一老一少在房问聊得热火朝天,李振华还请何思源为根据地的教育问题出谋划策。并认真记录何思源的建议。
双方交谈融洽后,李振华顺势提出了敌后国共关系问题。李振华坦言国共双方都是为了救中国,只是方法、途径不同而已。我党尊重国党为抗战做出的牺牲,也希望国府能放弃对我党的偏见。
李振华道:\"老厅长带兵围剿过我们,我党也反击过老厅长。在敌后有多么艰难,身在敌后老厅长应该也是深有体会,我党一方面要提防日军,一方面还要提防同胞的背后插刀。我觉得这很没有道理,不能因为我党在敌后发展的好,国府就做出好亲者痛,仇者快的事吧。我也知道老厅长可能也是受到国府省府的压力,做出一些违心的事。\"
黄思源有些语塞,好一会才道:\"国府划分了抗战区域,你们要遵守国府的统一规划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