玖玖小说 > 历史军事 >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> 第109章 沂蒙海校(2/3)
去之后,延安总部的复电来的更快,延安总部同意在沂蒙根据地设立海军学校,定名为沂蒙海校,并委任李振华担任海军学校的筹备委员会主席。同时延安总部已下令各根据地,各地方党委搜罗海军人才。

    杨文翰、黎玉有些吃惊于延安总部的反应如此及时。有了总部的许可,两人不再犹豫,全力支持李振华筹办海军学校。

    李振华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来办理海军学校的筹备工作。当胶东军区把三十多名心情忐忑的俘虏送到蒙山时,李振华亲自去迎接,帮他们安排食宿。并明确告诉这些前海军人员,他们已经不是俘虏,而是沂蒙军区的贵客,未来的海军教员。沂蒙军区会保证他们的绝对安全,并且承诺不会强行要求他们加入我军,有月薪。有家属的可以帮他们把家属迁到蒙山来。如果还有海军战友流落在山东的,欢迎他们也到蒙山来。

    延安总部又从东北抗联中抽调冯仲云任海军学校校长。冯仲云,江苏武进人,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,曾任满州省委秘书长,东北抗联第6军政治部主任。他曾在东北商船学校任教。东北商船学校是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,创始人就是如今的山东省主席沈鸿烈。

    不久延安总部还带来了一个\"好消息\",迁到四川万县原青岛海军学校停办。南方局、重庆八路军办事处、地方党委动员了一批老师、学生来山东。另外福建福州地下党组织,贵州桐梓地下党组织也网罗了一批福建海校的师生。延安总部还从八路军中抽调了有海校背景的人员,其中就有出身福建海校的福何康、黄汉基、何澄石、何进等10多人。这些人都将前往山东沂蒙根据地。

    李振华欣喜万分,没想到延安总部一出手,网罗到了这么多的人才,沂蒙海校有着落了。李振华把海校设在了根据地核心区蒙山,加紧时间建造校舍,安排部队警戒。

    李振华又从炮兵里选了一些文化层次高的准备来学校。同时面向全军及社会招收文化层次高一点的年轻人到学校来学习,炮兵学校学制3年,一年实习,每期500名学员。

    一个多月后,冯仲云来到了沂蒙根据地,李振华把学校的大部分事务交给了他。他非常放心冯仲云,前世冯仲云兼任过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长。李振华只负责后勤保障,组建学校政工队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