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崖洞、关家垴两战成建制消灭铃木、岚崎两个大队。此事在日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。日军扬言要对八路军进行血腥报复。
日军吸取了教训,收缩了分散的兵力,不给八路军分而击之的机会。但收缩兵力的同时各地之间的空隙变大,又有利于八路军的机动灵活的战术。
因为黄崖洞、关家恼两战,这一区域成为了日军关注的重点,八路军总部暴露的风险越来越大。总部也准备迁往辽县麻田。
在砖壁村,李振华只待了两天。他发现八路军遇到了新四军发展中同样的问题:部队扩编太快,部队战斗力下降严重。772团、决死纵队25团、38团在温庄阻击战中被冈崎支队击溃就是佐证。25团团政委就是牺牲在温庄阻击战中。
有问题并不可怕,解决就行。抗大总校来到山西就有这方面的原因。李振华建议除了加强练兵之外,要精简指挥部,有经验的军官下沉到基层。现阶段八路军还是要实行以游击战为主、小规模运动战为辅的策略,一则可以以战练兵,单单训练是不可能练出精兵的。二则可以减少伤亡,一两场战斗过后,生存下来的新兵就成了老兵。这与八路军总部的策略不谋而合。
李振华带着警卫连去了黄崖洞兵工厂,继续兵工厂考察之旅。经过两场战斗,谢廖莎、科利亚两人见识了李振华的勇敢和谋略。与李振华的关系亲近了很多,三人之间的谈话也深入了许多。两人在黄崖洞考察了五天,走遍了黄崖洞兵工厂的角角落落。
谢廖莎、科利亚在李振华的面前感叹黄崖洞兵工的简陋,连做试验的玻璃器皿都很紧缺。又感动于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军工技术人员能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工作。李振华顺势提出苏维埃联盟能否给予我军军工部门提供一些技术、设备和人才上的帮助。两人没有正面回答,但李振华明显感觉到了两人的态度上的友好。
三个人经常在一起交流,谢廖莎、科利亚曾经问过李振华愿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回苏联工作,两人觉得李振华在武器开发上有天赋。李振华感谢了他们,李振华表示苏联人才济济,多他一个不多,少他一个不少。但中国正在被日本侵略,正是需要他出力的时候,他不能现在当逃兵。两人表示理解和钦佩。
李振华和谢廖莎、科利亚大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