玖玖小说 > 历史军事 >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> 第74章 滨海根据地(1/4)
    五月下旬蒙山司令部收情报:日军将调集2万部队围剿鲁中及滨海地区。杨文翰匆匆从鲁南回到蒙山,沂蒙军区经商议决定:杨文翰和李振华一起带了411团二营前往滨海根据地甲子山,带上新生产的火箭炮、火箭筒前去支援滨海根根地。张经武也带上新装备前往鲁中根据地支援、坐镇。黎玉留守蒙山。

    滨海军区司令部设在莒南甲子山,整个滨海根据地,新四军与国军一起布防,防区犬牙交错,离司令部最近的是国军57军111师,原东北军部队,师长常多恩。两军相处还比较融洽。此时的滨海军区有二个团的正规部队:沂蒙军区414团、415团师,统一由司令员陈士渠指挥,地方武装县大队、区小队及游击队总计6000余人。苏鲁战区成立后,国军57军进入鲁东南后,沂蒙军区与于学忠经过谈判,让出了部分防区给国军,于学忠也默认了该地区已成立的抗日民主政府,抗日民主政府也需承担国军的部分粮饷。因为此事引起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的强烈不满,沈鸿烈致电常申凯告状,于学忠接到常申凯的训电后回复:山东共军实力不在我军之下,如之奈何。国党又致电延安总部称八路军破坏地方政府。延安总部复电常申凯称:委员长言抗日地无分南北、人无分老幼。且根据地是我军从日军手中夺得,抗日民主政府乃民选政府,不是我党独裁之政府。两党虽嘴仗不断,但民主政府却保留了下来。

    杨文翰、李振华于5月底抵达甲子山滨海军区司令部,陈 士渠向杨文翰报告了近段时间根据地状况,着重提到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推行一个政党,一个领袖活动,试图破坏民主政府及抗战组织。杨文翰指示以坚决斗争为准,原则就是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,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陈士渠吃下一颗定心丸。李振华又详细询问了部队建设和兵工厂建设情况,得到的答复也挺让人满意,陈土渠告诉他们,兵工厂子弹生产线已经完工并投入生产,炸药厂和地雷、手雷厂也投入生产,部队训练也有序进行,近期准备再新编一个团。

    翌日,杨文翰、李振华就分头检查根据地各项事务,李振华视察了兵工厂,并将此次带来的技术人员留在了兵工厂,准备试制无缝钢管,进而生产火箭炮和火箭筒,李振华又去了训练场视察,了解部队的训练水平,411团营也在训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