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五章 共振涟漪:对话深渊处的文明回响
当十二道水晶光束刺破昆仑山脉的夜幕,全球七十亿双眼睛同时被天空中流转的量子光晕吸引。朱瞻膳站在金字塔顶端,看着山河珏与星石网络构建的量子对话平台开始运转,无数银色光粒从地面升起,在高空编织成巨大的环形阵列。这不是简单的科技装置,而是人类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封"文明介绍信"。
"量子对话平台已激活,正在解析弦文明频率。"春桃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,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,"司长,我们检测到脉冲信号出现了新的波动模式,就像对方在回应!"
话音未落,环形阵列突然迸发出刺目的白光。所有电子设备开始自动播放一段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影像:十二个发光的圆环在虚空中彼此嵌套,每个圆环表面都流淌着不同文明的符号——从地球的甲骨文到猎户座悬臂某颗行星上的液态文字,共同勾勒出一幅超越时空的宇宙图谱。画面中央,由弦状能量组成的文字缓缓浮现:"欢迎加入共振网络。"
文明司总部瞬间陷入沸腾。各国代表围在全息投影前,看着量子对话平台将接收到的信息实时翻译成二十三种语言。美国代表的手指神经质地敲击着桌面:"这太顺利了,顺利得令人不安。他们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回应?"
"或许正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对话。"中国代表调出昆仑山遗迹的扫描数据,"根据对弦文明遗留代码的解析,他们的整个宇宙观建立在"振动共鸣"的基础上。我们构建对话平台的行为,本质上是在证明自己具备理解这种宇宙法则的能力。"
争论被突然闯入的紧急通讯打断。南极冰盖深处,科考队发现了一处正在融化的神秘冰层,冰层下掩埋着与昆仑山遗迹风格相同的建筑群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冰层中保存着疑似弦文明生物的冰冻躯体——那是一种由发光丝线编织而成的生命体,每个个体都呈现出不同的振动频率。
"这些丝线不是物质实体,而是能量凝聚态。"王教授通过远程会议接入,他的身后是正在实验室中扫描的冰冻样本,"它们的存在形态完美印证了弦理论,就像宇宙本身的琴弦具象化。"
与此同时,全球范围内的"聆听者"与"守望者"冲突愈演愈烈。东京街头,聆听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