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城头,九鼎归位的轰鸣震得人耳膜发疼。李琰将传国玉玺按进禹王耒耜的缺口,黄河水突然变得清澈如镜,河底的九鼎缓缓升起,鼎身的云纹竟拼成了完整的《禹贡》地图。武瞾的少女身在光华中露出微笑,指尖点在婉儿眉心:\"去骊山磁宫第三层右数第七个柜子\"话未说完便消散无踪。
三个月后,骊山脚下竖起十丈高的磁晶碑。郭子仪拄着拐杖站在碑前,粗糙的指腹摩挲着\"大唐开元二十八年立\"的字样,突然嗤笑一声:\"宇文恺这老匹夫,死了还要用磁石刻《禹贡》,生怕后人不知道他精通地脉学?\"
李光弼戴着新配的水晶眼镜,正在辨认碑阴的小字:\"倭国遣唐使藤原清河携磁髓矿至\"话音未落,一块巴掌大的石片突然从碑顶剥落,掉在他脚边。两人弯腰细看,石片内侧竟刻着细密的武周文字:\"磁髓矿脉尽在扶桑,取之可续九鼎之力\"
远处传来驼铃声,一队胡商正沿着丝绸之路前行。为首的粟特商人掀开毡帽,露出耳后细小的狼头刺青——那是突厥残部的标记。他腰间挂着的皮囊里,装着从洛阳黑市购得的磁粉,袋子角落还塞着半张残卷,上面依稀可见\"隐太子一脉流落突厥\"的字样。
李琰站在山顶俯瞰,手中把玩着从武则天棺中取出的青铜钥匙。钥匙柄上的\"将作监\"铭文下,隐约有行小字:\"开磁宫第三层,需用隐太子血\"。他摸了摸胸前愈合的刀疤,那里现在嵌着块小小的磁石,每当月圆时便会指向东北方——那是突厥牙帐的方向。
上官婉儿在磁晶碑前点燃三炷香,烟雾被磁流卷成奇异的形状。她解开袖口,露出腕间新纹的刺青——正是武瞾临终前点在她眉心的符号。根据《磁经》记载,这是上古时期用来沟通地脉的\"禹符\",而她刚在磁宫第三层发现的密室里,整齐排列着十二具水晶棺,每具棺盖上都刻着不同朝代的帝王年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