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韦部的冬夜像一头蛰伏的猛兽,月光被冻成青灰色的碎片,洒在亘古不化的雪原上。薛讷蜷缩在山坳的背风处,铠甲下的中衣早已磨出破洞,露出结痂的旧伤。他数着战马喷出的白气,每一口呼吸都带着刺骨的寒意,马鞍袋里的炒面早在三日前就已见底,此刻只能听见麾下士卒啃咬皮甲的“咯吱”声——那是将牛皮甲胄放在篝火上烤软后,刮取表层胶质的无奈之举。
“将军,马粪……”斥候王五捧着半块冻硬的马粪凑过来,手指在粪球上扒拉出几粒未消化的草籽,声音里带着哭腔。薛讷接过草籽放在掌心,冻僵的指腹摩挲着这些比米粒还小的生机,忽然听见崖壁方向传来“咔嚓”脆响。他猛然抬头,看见王五正指着三丈高的冰壁,那里有道尺许宽的冰缝,缝口凝结的冰晶后,隐约透出几丝暗绿色。
三十名陌刀手被分成两组,一组用刀柄砸击冰壁,另一组用腰刀削取冰块。当第一块冰层剥落时,枯黄的苔藓状植物簌簌掉落,薛讷抓起一把塞进嘴里,腥涩的汁液混着冰渣在舌尖炸开,却让他眼中泛起狂喜:“《卫公兵法》卷十三有载,‘地衣者,附冰而生,叶枯而根活,煮食可延三日’!”士卒们发了疯似的刨挖,冰碴子砸在铠甲上叮当作响,直到山巅传来积雪崩塌的闷响——二十步外的冰檐上,几双鹿皮靴正碾碎疏松的雪块,室韦猎户的皮帽羽饰在月光下晃动。
“结圆阵!”薛讷的陌刀狠狠插入冻土,八十七名士卒迅速收拢,盾牌相扣形成铁壁。第一支骨箭带着尖锐的啸音袭来,擦着薛讷的面甲掠过,却在触地瞬间“砰”地炸开,飞溅的毒蒺藜被盾牌上浸透盐水的牛皮黏住——这是上官婉儿在幽州时改良的防箭盾,三层浸油牛皮间夹着浸过醋的麻布,此刻在低温下冻成硬壳,竟将毒蒺藜的冲击力消解大半。
千里外的长安武库,李琰手中的劣质箭镞在烛光下泛着青灰色。箭杆内侧的火漆印清晰烙着“段”字,正是工部尚书段纶的私印,而翎羽根部的鹅毛梗暴露了致命破绽——真正的军用箭镞需用雕翎,鹅毛在北疆的风雪中会因吸潮而失衡。他突然捏碎箭杆,木屑混着硫磺粉落在青砖上:“去查陇右道所有军库,凡箭簇用三瓣铁叶而非五瓣者,主官立斩。”话音未落,窗外传来夜枭嘶鸣,那是金吾卫整装待发的暗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