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手这个项目。
“如果没有达人达到85,那么对不起,接下来的机会会给到全校所有的教授,好了,你们开始吧。”
这么做,其实不是陈秋实的意思,而是校长。
而这几人,背后都有派系,而且风评也都一般,陈秋实其实是不属意他们的。
但学阀的背后是资源,有时候需要卖个面子。
另一方面,陈秋实不觉得这几个人能达到要求。
白驹科技的要求是怎么样的,这个项目中并没有明说,但是,就在上午,他们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可是有:头脑灵活、不拘泥于现有逻辑和框架、思维跳脱者优先。
而这个跟那个,其实做的应该是同一件事儿,这几个人,呵呵,都是死脑筋,能通过才怪了!
而且过也并没有出乎陈秋实的预料,几个人最高的契合度才43。
“那就不好意思了几位教授,我一会儿在内网发通告了。”陈秋实露出非常惋惜的笑容,但实则内心却是笑开了花。
……
魏书杰,32岁,信息科技大学副研究员、硕士生导师。
魏书杰可谓是信息科技大学的铁杆儿熟客了,在这里,他已经待了15年。
本科考进来,然后直博,毕业后留校任助理研究员。
原本以为会是一个非常安稳的科研环境,这是他喜欢的。
但是,三年聘任制以及非升即走的政策,压得他根本就喘不过气来。
头一个三年,他顺利的升级为了副研究员、硕士生导师。
但是三年啊,一届研究生都还带不完呢,就得出固定数量的成果,就得满足升级研究员的条件,做不到那就走人。
这样的心思,即便能做出成果,又会是什么成果?
疯狂灌水?压榨学生?滥竽充数?
魏书杰也知道,科研人员需要有压力,需要有评价标准,但是这样的评价标准恕他不敢苟同,弄出一堆论文来,看似出成果了,其实什么也没有提高。
他有点儿不想干了,哪怕出去找个企业,也做点儿正事儿,也比在高校水论文有前途。
正巧,今天他还看到白驹科技发的招聘信息了:芯片设计工程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