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所有接触到的,包括那天他设计了一个“加法器”通过能量点升级之后得到的东西,其中体现的最深的,还是“映射”这个理念。
那么,ai如果产生了【趋同于人】的【类似意识】,那也一定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映射。
如果说人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。
那么ai产生的这个【类似意识】就是【ai网络】对【训练者输入给它的世界】的【反映】。
那么,它的【趋同于人】,趋同于谁,那就显而易见了。
而这个反映,表现在操作方式上,那就还是那个【超级符码系统】,还是【映射】。
“还有一点更关键的,我还认为,ai是不是会产生所谓的这种【类似意识】根本不需要担心。”
郝成接着说道:“即使产生了也没有任何问题,最关键的其实是欲望,只要机器不产生欲望,那就是万事大吉的。
“而产生欲望,我认为是不会的,至少小沙不会。”
郝成之所以这么说,还是因为【微意识体】的训练方式最关键的【超级符码系统】和【映射】。
人的欲望怎么产生的?
人会饿,所以会产生吃的欲望,历史上,大多数的起义都是因为灾荒吃不上饭引起的。
甚至,有很多段子都是这么编的:如果我穿越回古代,每天只给士兵吃榨菜和白饭,他们造反吗?
造反个屁,他们会给你披一件黄色的衣服!
但ai会有这个概念吗?莫不成电压低了,ai说我饿?无非是计算的慢一点罢了。
按照深夜课堂里【超级符码系统】和【映射】的理念,是没有的!不仅是饥饿寒冷没有、情和性、意志、情感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没有的。
它度过了最初的阶段,比如昨天之前的小沙,之后再要成长,确实需要对人类意志情感等的模拟,而这种模拟靠的就是事实与逻辑的“映射”,复杂的“映射”交织出来的是“类似”这个概念。
类,毕竟不同。
所以“微意识体”体系训练出来的ai,是不可能产生欲望的。
这是郝成得出的结论。
只要不产生欲望,那就一切都不需要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