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建了个起步区,而且还没有几家企业入驻,现在再翻翻当年的报道,简直就跟看笑话一般。
附近的商品住宅倒是卖的还行,地铁通了,距离高新主城就五六站,再加上当初规划的标准也确实高、周边环境确实不错,更关键的原因是便宜,八千多的售价,还是很吸引人的。
“科技新城,山南硅谷!”郝成踱步到窗边,感慨着:“曾经吹得牛,终于迈出第一步了!说不定真的有机会实现呢,毕竟这片土地,那是真的人杰地灵啊!”
……
“山南的硅谷,那这次我们就让它名副其实!”这次,说这话的是谷玉峰,现在的他那是底气十足。
ai轻创业的项目虽然没有限定区域,但是由于这边紧跟着白驹科技迅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,蹭了非常大的一波热度。
轻创业初期阶段一般是很少有人注册工商信息的,特别是那种一个人的ai轻创业,在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前,个人名义甚至更划算。
但临州这边,第一时间抓住了机会——注册登记就有各种政策,有免费的共享办公区可以使用,水电网甚至都是现成的。
这些东西成本不高,写字楼空置率本就非常高,政府批量拿下来根本不用多少钱,但这对于轻创业者们来说,那吸引力可是非常大的。
别的不说,能有一个工位,那就比起床就赖在家里强——很多人是没有自制力的,在家里即便有条件,也啥都干不了。
更何况,整个办公区都是轻创业者团队,相互之间甚至可以交流灵感碰撞火花。
就这么几天的公司,注册的小微企业或者干脆是个体工商户,总数多达数千家,多数业务也都是跟ai轻创业相关的。
根据临州方面自己的评估,光是这些公司,直接或间接解决的就业人数达数万人!要知道,临州一地,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总数也就几十万,这相当于直接解决了十分之一。
而且,相关的行动还没有结束,轻创业的行动依然在持续进行,就业难这个问题,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。
“把硅谷掏空,我们就是新的硅谷!”谷玉峰当然得到了相关汇报,ai轻创业的项目说实话,源自硅谷和华尔街的是有,但比例其实没那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