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"。此刻竹影摇窗,茶烟袅袅,方知真正的友情,便如这盏中茶汤,初尝清苦,细品回甘,愈久愈见真意。
此时新月升起,竹梢上的残雪被月光染成银色。沈砚冰铺开澄心堂纸,研了半池麋墨:\"明谦,今日观你联句,"雪落惊禽散"一句最见风骨。何不再赋一绝,以记此会?\"
苏明谦沉吟片刻,提笔写道:\"竹院深深锁暮烟,与君联句到更阑。忽闻鹤唳空庭外,惊破诗心一片寒。\"末字收笔时,笔尖蘸到砚边残雪,在\"寒\"字左下角洇出一片淡白,恰似落在宣纸上的一痕月光。
尾声·清辉送归人
亥时三刻,二人辞别竹院。苏明谦坚持要送沈砚冰回寓所,沈砚冰拗不过,只得任由他披着自己的狐裘,两人共执一盏风灯,踏雪而行。
行至竹径尽头,忽见卖糖炒栗子的王婆收摊,铜锅里的余温烘着寒气,香气混着雪味扑面而来。苏明谦忽然驻足:\"砚冰,还记得我们十八岁那年,在雪夜偷买栗子被山长撞见?\"
\"怎会不记得?\"沈砚冰笑着摇头,\"山长罚我们抄《茶经》三日,你却在抄本里夹了栗子壳当书签。\"
月光下,苏明谦的睫毛上凝着细雪,忽似想起什么,从怀中取出个油纸包:\"差点忘了,这是你最爱吃的茯苓饼,我让王婆多撒了些松子碎。\"
沈砚冰接过时,触到油纸包上的温度,忽然想起今晨苏明谦冒雪去巷口买饼的身影。雪粒子打在他青衫上,他却只顾护着纸包里的点心,像极了当年在书院,为护他写的诗稿不被雨淋湿,宁可自己淋成落汤鸡。
巷尾更夫敲过三更,二人在分岔路口作别。沈砚冰走了几步,忽闻身后传来诗句:\"相逢莫道寒宵短,自有清辉照路长。\"回头时,苏明谦的身影已隐入竹林,唯有风灯上的\"云麓\"二字在雪夜里明明灭灭,宛如两颗不会坠落的星。
是夜,沈砚冰在灯下整理诗稿,见苏明谦今日所赋绝句旁,不知何时落了片竹叶。他小心将其夹入《云麓诗钞》,忽得一联:\"竹声敲雪诗心冷,梅影横窗酒兴孤。\"吹灭烛火前,瞥见案头麋墨在月光下泛着温润光泽,恍惚间,似又回到竹院水榭,听雪压修篁,看鹤唳空庭,与友人共醉诗酒清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