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也开口劝了宋婉君。
宋婉君冷笑了声。
“现在开心长大了,然后呢?几十年都给人低头吗?”
宋婉君不好对女儿讲长辈事情,但是她心中却时刻以三叔公自醒。
三叔公是祝文瑞的嫡亲兄弟,现在也是上了岁数的老人,他愿意帮着宋婉君做事……固然宋婉君对他客气,但人嘛,大都逃不过一个恶习。
谁不想倚老卖老,年岁长了端着长辈的派头,对着下面的晚辈说些狗屁不通的话,还要被人奉承着,就算有哪里不对,小辈们也不能直白怼上去。
毕竟是长辈!
三叔公一辈子没有个正经出身,子嗣读书科举也不行,其实算不得读书人了,对着宋婉君她们自然就要心虚三分。
祝文瑞留下的人脉,这些人会认一个连科举都没过,算不得同窗的人吗?
不会的!
如今祝启昭不读书,来日长大为了子孙前程,少不得多受些委屈。
宋婉君没讲,只是问着女儿。
“我现在还能帮你们运作,等你们长到四五十岁,我还能帮得了你们吗?
你们侥幸生在这等富贵之家,来日能受得了败落的活法吗?
你们现在兄妹情深,几十年后,启昭的子嗣被绍庭子嗣打了,却只能咽下这份委屈,求告无门,启昭也只能在家中哀叹,你觉得这样的日子好吗?
他没有正经官身,我们所有的人脉都没了用处,他届时受了外人种种欺负,你就觉得是可以的了?”
祝新柔沉默。
宋婉君,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,你以为这话是玩笑吗?”
这里的读书当然不是那些识得个字的读书人,指的是科举入仕,拿了名次的人。
秀才就能见官不跪,参与地方公事,成了士这一级,遇到官司也能求一个公道了。
举人就能候补知县等官职,除去免税等特权,最关键的一项是非重罪不会被拘押。
要知道这时候治理全看当地官员的心思,论律法?
还是先撑过杀威棒吧。
这就是有了体面,也有了社会地位,这时就是地方豪绅争相结交举人了,能够影响一地的事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