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然越考校越欣喜,三个孩子都有读书的天赋,以后自己女儿终生有靠。
祝启昭年纪小,性情跳脱,这也不是什么大事,长辈慢慢教导就好了。
只是这个外孙女,怎么看着心事重重,全然不像三岁儿童。
一家人用完了晚膳,宋然和宋婉君单独谈话。
“方道子说的话是真是假?”
宋婉君,“旁人相信就算了,爹,你是知道我们和方道子的渊源,这世间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,当然是他专门下山来到那里的了。”
宋然沉思后,道,“你实话告诉我,新柔是不是有什么神异的地方?否则你为什么要给她宣扬与道有缘的名声?
对于闺阁女儿,这个名声不算好,以后她长大反而会耽误了说亲。”
宋婉君挑拣着说了,倒没说女儿知晓未来,只说她比同龄人成熟,薛家那件事是她自己私下观察到的,只是被人传来传去才传成了这样。
宋然摇头,“我知晓你的意思,但是已经传成了这样的名声,那么你就不要这么畏缩!
名声大些总是好事,来日你我护不住子嗣,她有这名声往后找到官府伸冤,也能被人多关注两分。
你在外面就大大方方夸女儿不同,就算来日真的婚事不顺,你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,我就这么一个外孙女,就是在家不嫁又如何呢。”
朝廷律法中严明写着婚嫁一事,女子不能大龄未婚不嫁,世人也会指指点点。
但是这些对宋家来说,不算难,更是因为宋然看到了一个例子。
本朝的礼部尚书说女儿孝顺,愿意终身不嫁侍奉父母。
宋婉君诧异,“就这么成了?”
民间强扣女儿不出嫁,会被判处杖六十,强令嫁女,宗族也可以开祠堂公议,惩罚强扣女儿在家的父亲,能罚没财产,要求强制嫁女。
所以说,想要不嫁人,官府和宗族第一个不答应。
至于立女户?
独身女性握有财产一个人生活,不需要外人,宗族就足够了。
宗族善良点的今天吞财产,明天嫁女,狠心点的那就是开祠堂,随便一个有失妇道、与外男私会,就足够杀了。
官府来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