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以前考不上。
现在有陈凡给她补习,虽然心里也没底,但多少有了些希望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许今秋一直都处于高强度的学习中,很少关注外边的事儿,倒是陈凡这边,闹出了不小的动静。
之前投出去的社评,一篇接着一篇发表了。
几乎每一篇社评,都紧紧抓住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,无论是调侃也好,批判也罢,都引发了极大的舆论。
有媒体称这是:陈凡现象的延伸。
看到“陈凡现象”四个字,陈凡心里就一阵膈应,哪个好人愿意跟“道德绑架、无效道歉、圣母心”挂钩啊。
收到这些刊物寄回手稿,还附带着约社评的信件,陈凡都不想回复了,短期内他是不想再写社评了。
等没人提“陈凡现象”再说吧。
陈凡现在的精力都放在新小说上,新书写的也很快,已经完成了五万多字,正考虑着往哪投稿呢。
人民文学杂志,肯定是不合适的。
不是杂志有问题,《最美的青春》连载还没过半呢,明天这一期又增加了“陈凡看世界”的专栏,再投人民文学就太拥挤了。
人民文学杂志也不可能给同一个人那么多的版面。
陈凡正琢磨着这事儿,王伟却先找上门来,还带来了一个女人,三十来岁的样子,微胖短发,带着眼镜,气质很是优雅。
“王哥,你怎么有空来我这串门,这位是?”
“给你介绍一下,这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主编王静一,你管她叫静一姐就对了。”王伟介绍道。
“静一姐你好,咱们去后院聊,这边小孩子比较多。”
陈凡看了眼屋里,人太多了,就带着人去后院的屋子,简单地收拾下长安,就把新买的茶具端上来。
“小凡,你这屋子可以啊,布置很不简单。”
王静一扫了几眼,眼神都明亮了不少:“要收集这一屋子的明代老家具,怕是费了不少心思吧?”
“屋子前任主人去香江了,都是他留下来的。”
陈凡一边泡茶,一边说道:“我爸是木匠,从小跟着玩木头,我就是看着木料好才留下来的,静一姐你懂古玩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