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那么多版面,很多供稿的作者都还在排队呢,雨露均沾才是长久之道。
王伟连着抽了好几口烟,坐了下来,翻看稿件看了起来:“你小子是算计好的,知道我消化不了,故意拿这么多过来。”
陈凡自己也点上烟,随手拉过一把椅子坐下:“我这是让你优先选择呢,免得说我胳膊肘往外拐。”
“你的胳膊肘就没内拐过。”
王伟呵呵,翻着手里的社评:“这篇远离圣母心的,跟道德绑架、无效道歉,明显是一个系列的,回头你拿人民报找老李去。”
“我还以为你会选这篇呢,特意放在最上边。”
“投人民报,做成一个系列,效益才是最高的,能进一步稳住你的人气,下一期最美的青春也能多卖几本。”
“回头我拿给李哥。”陈凡嗯了一声,王伟这话不假,论影响力还得是人民报,但凡能上报,都能带来极高的名气。
王伟又看了几篇,揶揄道:“你小子社评越写越好了,用词也更新颖了,再激进点就成骂人的话了。”
陈凡莞尔,确实如此。
主要是写着写着就上头了,用词也就没那么客气。
不得不承认,这种写作方式非常舒坦,还能把钱给挣了,难怪李敖、钱钟书等大佬,都那么喜欢写东西骂人。
著名作家梁实秋更是写了一本《骂人的艺术》,总结了骂人的经验和技巧,专门教读者骂人,并在骂人中获胜。
民国时期的大文豪刘半农也编撰了一部包含全国各地骂人精粹的书,名为《骂人专辑》,还在《京城早报》刊登广告。
“现代语言学之父”赵元任看到广告后,直接用湘、川、徽等各地的方言在报纸上对刘半农进行了长时间的“骂人表演”。
由此可见,骂人是能让人舒坦的,大佬们喜欢,陈凡也喜欢,写社评时,不知不觉就迷上了这种感觉,产生了不骂不快的错觉。
“其实骂人也挺好的,要不是你小子要出版,我非得把这些文章全部留下来,慢慢地发表。”王伟叹了口气。
同陈凡之前发表的社评一样,每一篇的角度都很独特,都能抓住某一种社会现象,或者一些社会热点。
这样的文章,基本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