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完媳妇儿端上来的热粥,陈凡就先告辞了,这边离家也不远,走路回去也就十几分钟的事儿。
“兵子哥,忙着呢。”
走到胡同口,陈凡停下来看了一会儿,李红兵的酱菜摊子生意还挺不错,过来买的,也都是街坊邻居。
有意思的是,李红兵不提供瓶子罐子,过来买酱菜的,都是自己端着碗过来的,买好了,端着碗就走。
“忙啥啊,一天天的,搁这闲着呢,也就饭前忙一会儿。”
给客人打好了酱菜,李红兵递了根烟过去:“这边的销量,估计是到头了,一天就卖一缸,大差不差的,我正琢磨着,让你嫂子去旁边的胡同也支个摊子呢。”
南锣鼓巷两侧,各有八条胡同,就像一条十六足的蜈蚣。
李红兵的摊子摆在胡同口,覆盖的也就周边的两三条胡同,以及对面的两三条胡同。
“是可以摆过去,就是嫂子适应这边的生活了吗?”
王春雨确实贤惠,嫁进来还没多久呢,已经把家里打理的有条不紊的,院子里那群刁钻的大妈们愣是说不出一句不好来。
倒是没少酸溜溜的说,李红兵这个老光棍还真是命好,三十几岁了还能娶个年轻、漂亮、贤惠的。
院子里有些年轻人都起了心思,要不去农村找个漂亮媳妇?
有这样想法的,基本都被家里镇压了,农村媳妇进城,户口迁不进来,就没有定量,只能花高价买“议价粮”。
“正适应着呢,这两天也跟我一起出摊,刚回去做饭呢,我琢磨着再练几天,就差不多能单独出摊了。”
趁着没人,李红兵把烟点上。
叮铃铃……
一辆带着邮政标记的二八大杠停了下来,后座上挂着两个军绿色的帆布包,上边绣着“为人民服务”五个红字。
“李权儿,要买酱菜?”
李权,跟他们一个院的,就住在前院,是邮局的邮递员。
“酱菜我就吃六必居的,那玩意才叫地道。”
李权一张嘴就让李红兵黑了脸,搁这骂人呢,我家酱菜怎么就不地道了。
“我找小凡的。”
没理会李红兵发黑的脸,李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