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儿到村里托人打听一下,或者直接找村里的媒婆,约好了时间,下次过去收货时,直接就能相亲了。”
“听你的!”
李红兵红着脸,咧嘴笑了起来。
“记得换身新衣服,别让人看轻了,再准备一个红包,给村里的媒婆的,多许诺些彩礼,容易找着好的对象。”
“嗯嗯!”李红兵用心记下。
“你慢慢琢磨吧。”
留下愣神的李红兵,陈凡回屋把四个蛇皮袋拎了出来。
随便打开一个,拿了一封信拆开。
“陈凡同志:你好,我曾经在北大荒插队,去年才回城的,之前总有人说,下乡插队就是去吃苦受罪,毫无意义,我一直不是很认同,就像你小说里写的,我们也是有付出有贡献……”
夸咱的,可以有。
把信收好,陈凡又抽出一封读了起来。
“陈凡同志:关于知青下乡,你掩盖了太多痛苦,那段时间对我来说,就像噩梦一样……”
这是批判咱的,不看。
随手扔到一边,陈凡又抽出一封,这就跟过分了,直接开骂的。
陈凡直接撕了,扔一边去。
接连看了二十多封,陈凡归纳了一下,好坏参半,有多少夸的,就有多少骂的,问题还是在于知青的苦难与付出。
伤痕文学能够流行,并不是没有道理的,很多知青回城后,心里都是带着创伤的,需要伤痕文学来抚慰心灵。
但这些问题,都太高端了。
属于自己掺和不起,也讨论不明白的,陈凡始终认为,自己只是写点东西,挣点稿费,属于写字工人。
看了下时间,都四点多了。
陈凡不再纠结,把信件收好了,就直奔四十五号院,拜托马大爷进去喊人,没一会儿许今秋就出来了。
“今天看到路上好多坑,咱们去做好事,压马路?”
“你怎么就这么贫呢?”
许今秋莞尔,白了他一眼,就往前走:“走啊,发啥愣呢。”
陈凡赶紧跟上,拐几个弯就走到北海公园。
坐在北海湖畔,看着对面的白塔,陈凡随口找了个话题:“书上的洱海,跟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