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好气道:“陈凡这人,套路太多,一点也不真诚,但人还是挺有趣的,当朋友还行。”
赵园园古怪地看了眼闺蜜,不讨厌的异性朋友,很容易就会变成男女朋友,这姑娘难道不明白?
还有陈凡,套路贼多。
秋儿把握不住的。
许今秋倒没多想,把昨天买的报纸找出来,第二天大清早又特意跑去报亭,又买了一些。
骂陈凡的,更多了。
说他的文章是歌功颂德,思想空洞,没有情感的温度,更没有语言的热情,连个让人记住的句子都没有。
“多大的仇啊!”
许今秋暗暗感慨,《最美的青春》她也看了,写的挺好的,文学深度谈不上,但故事、人物和精神内核还是挺感人的。
怎么就被群起而攻之了?
中午时,把报纸交给陈凡,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:“你没事吧?”
将心比心,要是自己被人这样骂,少不了发一顿脾气,真要急眼了,非得去报社门口泼油漆不可。
“你这是关心我?”陈凡微笑道。
“少自作多情,我是怕你想不开。”许今秋丢过去一个白眼。
“有啥想不开的?他们骂得再凶也不影响我拿稿费啊。”
陈凡拿着报纸,数了下数量,又看了下日期,好家伙,这是捅了伤痕文学的马蜂窝了。
这报道,一天比一天多。
批判的语言,也越来越尖锐了。
也不怪这帮人急眼,伤痕文学的人物主要是知青、知识分子,最美的青春也是写知青,也是写知识分子。
伤痕文学写的是苦难与悲剧,最美的青春也有苦难,但更多的是在苦难中的奋斗与付出,是一种向上的精神。
同样的背景、人物、题材,却表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内核。
这就是在搞对立!
真让《最美的青春》这类题材火起来,对于伤痕文学来说,不亚于挖坟刨根,等同于断人财路。
陈凡对此,也只是笑笑。
伤痕文学是特定年代的产物,生命力是极其短暂的。
从1978年卢新华创作的《伤痕》开始,伤痕文学迅速进入巅峰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