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越感来了。”
“人各有志,说不定他真能发财呢。”周晓影叹了口气。
“摆摊能挣几个钱?都是养家糊口呢,能发财的活儿,那叫投机倒把,搞不好哪天就进去了。”
“兴许吧,走了。”
周晓影没有多说,但陈凡的选择,确实让人失望,甭管挣没挣钱,个体户总归是不体面的。
陈凡是一点也不在乎。
时代的偏见而已,等个体户赚了钱,成了款爷,谁还敢小看?
尤其是八五年以后,个体户摇身一变,成了最受欢迎的职业了,反倒是工人,挣的还是三瓜俩枣。
陈家这边,已经忙活开了。
张云泽也在这边住下来,一大早就跑京郊农村收地瓜、花生去了,傍晚就扛回来两大麻袋,全家人都跟着剥花生壳。
夫妻俩都是有主意的,忙活了两天,准备齐全之后,就蹬着三轮车去前门大街摆摊了。
头一天,夫妻俩不好意思叫卖,业绩少得可怜。
陈凡忍不住吐槽:“我说姐,平时你那大嘴子一张,不挺能摆活的吗?麻利儿着呀,怎么变没嘴儿葫芦儿了。”
第二天情况就好了,夫妻俩回家一盘账,挣了四块钱。
陈敏掰着指头就在那数,一天四块,一个月一百二,一年……
陈凡忍不住揶揄道:“赚钱赚抽抽了,算数都不会了?前门大街那么多人,才挣四块钱,搁这侮辱风水宝地呢。”
陈敏不忍了,抽了弟弟好几下。
汝听,人言否!
老爸五级木工,工资才五十七呢。
话又说回来了,前门大街人流量确实大,挣四块钱还真不多,毕竟是两口子呢,也就挣个工资而已。
用弟弟的话说:你俩现在是做生意,要想着挣个工钱,还不如去打零工呢,人工也是成本。
接下来的日子,两口子更勤快了,挣钱也越来越多。
陈凡和往常没多大区别,每天忙着写书和复习,唯一的变化就是去四十五号院陪门卫大爷的聊天时间变长了。
几天下来,跟老头儿都混熟了。
让他郁闷的是,那天惊鸿一瞥的身影再没出现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