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白发老者颤抖着双手捧着报纸,老泪纵横:“苍天有眼啊!自万历爷以来,我大明何曾有过如此大胜?陛下真乃神武之君!”
茶楼里,几个书生正高声朗读战报:“陛下亲率天兵于锦州城外大破建奴。高桥、乳峰山、杏山三处要隘一日尽复,斩首三万余······”
话音未落,茶楼内已爆发出阵阵喝彩。
“痛快!早该这么打了!”
一个满脸风霜的军户汉子拍案而起,“这些年建奴越来越猖狂,这次看他们还敢不敢来犯!”
街边面摊上,摊主正免费给每位顾客加一勺肉臊子:“今日大喜,老汉请客!”
食客们纷纷举碗相庆,整个京城都沉浸在欢腾的气氛中。
······
奉天殿上,年仅十二岁的太子朱慈烺端坐在监国位上,稚嫩的面容却透着一股超越年龄的沉稳。
“诸位爱卿。”
朱慈烺的声音清亮却不失威严,“父皇御驾亲征,一日之内连克三城,歼敌三万余,实乃我大明近年来未有之大捷。孤甚慰,想必诸位也是如此。”
殿内文武百官齐齐躬身:“陛下神武,天佑大明!”
兵部尚书出列奏道:“殿下,前线战报称,建奴主力已退至广宁、义州一带。陛下有旨,要继续扩大战果,彻底解除辽东之患。”
太子微微颔首:“父皇深谋远虑,自有主张。孤以为,内阁不必再催促陛下返京,当以战事为重。”
李邦华上前一步,面带忧色:“殿下,陛下久在军中,臣等实在担忧······”
“李阁老不必多虑,”
太子温和地打断他,“父皇身边有洪承畴等良将辅佐,定能万无一失。倒是我们留守京师的,不能拖了父皇后腿。”
他环视群臣,目光坚定:“趁此大捷之机,孤决定加快税务司在全国的推行。户部即刻拟个章程出来,三日内呈报孤。”
户部尚书立即出列:“臣遵旨。”
首辅范景文奏道:“殿下,臣建议昭告天下,让大明百姓皆知陛下的文治武功。”
“准奏。”
太子点头道,“具体事宜由兵部与户部会同办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