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兵趁乱纵火。
关羽回望浓烟蔽日,心知腹背受敌,只得拔马而走。
徐晃率军追杀二十里,直至汉水边方止,此役斩俘敌军万余人,樊城之围遂解。
战后,曹操在给荀彧的书信中写道:“吾用兵三十余年,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,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。公明真天人哉!”并特赐“假节钺”,许其战时可先斩后奏。
徐晃治军,以“严”闻名。
某年率军过杨县,有同乡士卒私离营寨归家探视母亲,徐晃得知后,立斩于辕门。
众将求情:“此卒孝行可嘉,乞将军开恩。”
徐晃流涕曰:“吾非不念其孝,然军法如山,若纵一人,何以服众?”
遂遣人厚恤其家。从此,所部士卒莫敢违纪,时人称其“徐晃之兵,止如丘山,动如雷霆”。
然对待百姓,徐晃却有慈柔之面。
建安二十年(215年)征张鲁,途经陈仓,见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,他下令“敢有劫掠民财者,斩!”
并开仓赈济饥民。当地百姓感其德,自发编歌谣传唱:“左将军,徐公明,马不食粟,兵不扰民,千里无烟,忽闻鸡鸣。”
黄初七年(226年),孙权遣诸葛瑾攻襄阳,时徐晃已染沉疴,仍强撑病体率军御敌。
他坐在担架上,指挥若定,令士卒于岘山设伏,大败吴军。
班师回朝时,曹丕亲至洛阳城门迎接,见徐晃须发皆白,形容憔悴,不禁落泪:“将军老矣,真吾之廉颇也!”
太和元年(227年)春,徐晃病情日重。
他唤来长子徐盖,口述遗表:“吾本寒微,蒙太祖、文帝厚恩,位至列侯。今病重将终,唯愿陛下轻徭薄赋,慎用兵戈,使百姓得安。吾死后,以布衣殓之,墓中勿置金宝,违吾志者,非吾子孙也。”
言讫,取铁剑置于枕边,凝视窗外飘落的梅花,喃喃道:“公明一生,无愧于天,无愧于君,足矣……”
是夜,星陨于箕尾之位,享年六十有五。临终前,他忽然握住徐盖的手,目光炯炯:“切记,为将者,胆欲大而心欲细,智欲圆而行欲方……”语未尽,气绝。
魏明帝曹叡闻讣,素服临朝三日,追谥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