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。
此战斩张牛角于乱军之中,俘虏万余人,张合的“雪夜焚粮”之计传遍冀州,获封“宁国中郎将”。
初平二年(191年),界桥南北,袁绍与公孙瓒的二十万大军对峙。
公孙瓒的“白马义从”堪称东汉末年最精锐的轻骑兵,清一色的白马银枪,曾创下“一日奔袭三百里”的战绩。
张合在阵前观察三日,发现这些骑兵虽善冲锋,却缺乏步骑协同的章法。
“可破矣。”他向袁绍建议,“瓒军恃勇轻敌,若以强弩手为盾,诱其深入,再以轻骑断其后路,必能破之。”
袁绍依计而行,命麴义率八百“先登死士”持大盾、强弩列阵,张合则亲率三千轻骑埋伏于芦苇荡中。
战鼓骤响,公孙瓒挥军突进,却被强弩射得人仰马翻。
正当其整顿阵型时,张合的骑兵如利剑出鞘,从侧翼杀出,直取指挥中枢。
“白马义从”顿时陷入混乱,骑兵在狭窄的河岸难以转向,被曹军步兵以长戈勾落马下。
张合纵马追上敌将严纲,一枪将其挑落马下,此战过后,公孙瓒的骑兵精锐折损七成,河北局势天平彻底向袁绍倾斜。
建安三年(198年),公孙瓒退守易京,以“铁壁营垒”着称:外围挖十余道壕沟,内垒筑高达五六丈的土台,台上建楼橹,储粮三百万斛,自谓“可坐待天下之变”。
张合奉命围城,却不急着进攻,每日命士兵在离城百步外堆筑土山,同时派遣工兵挖掘地道。
“兵法云‘十则围之’,今我军虽众,却难破其坚壁。”
他对部将解释,“唯有以土山制其楼橹,以地道破其根基。”
耗时一年,曹军的土山已与易京城楼齐高,弓箭手可直接射杀城头守军;地道则蜿蜒至城内粮仓下方,填入引火之物。
当公孙瓒发现粮仓起火时,易京城内已人心惶惶。
最终,这位昔日的北疆霸主在熊熊烈火中引火自焚,张合因功迁为“平狄将军”。
建安五年(200年)十月,官渡战场的夜色格外凝重。
袁绍大营内,谋士郭图正力劝袁绍进攻曹军营垒,张合却坚持:“曹操亲率精兵袭乌巢,若不急救,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