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主张求和,有的主张坚守,一时难以达成共识。
此时,司马懿站了出来,他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,认为诸葛亮虽然智谋过人,但蜀汉国力弱小,粮草运输艰难,难以支撑长期的战争。
只要魏军采取正确的战略,坚守不出,消耗蜀军的粮草,必能击败诸葛亮。
曹叡听了司马懿的分析,觉得很有道理,于是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,率军抵御诸葛亮的北伐。
司马懿奉命出征,与诸葛亮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智谋较量。
在街亭之战中,司马懿抓住马谡轻敌冒进的弱点,派张合切断蜀军水源,一举攻克街亭。
马谡是诸葛亮颇为器重的将领,但他刚愎自用,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,擅自将军队驻扎在山上。
司马懿得知后,大喜过望,他亲自率领大军包围了马谡的军队。
张合则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切断了蜀军的水源。
蜀军在山上无水可饮,军心大乱。
司马懿趁机发动进攻,蜀军大败,马谡弃军而逃。
街亭的失守,让诸葛亮的北伐计划陷入了困境,他不得不退回汉中。
此役,司马懿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,取得了关键胜利,也让诸葛亮对他刮目相看。
此后的多次交锋中,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粮草运输艰难,急于速战速决,便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。
无论诸葛亮如何叫骂挑衅,甚至派人送给他女人的衣服,试图激怒他出战,司马懿都不为所动。
他对部下们说:“诸葛亮远道而来,粮草不足,他急于与我们决战,就是想速战速决。我们只要坚守不出,拖垮他们的粮草供应,他们自然会退兵。”
在司马懿的坚守下,诸葛亮的北伐计划一次次受挫。
最终,诸葛亮因积劳成疾,病逝于五丈原。
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的死讯后,率军追击蜀军,但被诸葛亮生前安排的姜维等人用计吓退。
此役过后,司马懿成功化解了蜀汉对魏国的最大威胁,进一步巩固了在魏国的军事地位,成为魏国不可或缺的军事统帅。
魏明帝曹叡即位后,司马懿继续得到重用,成为朝廷元老重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