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人才。
几年后,曹操再次派人强行征召司马懿,并放出狠话,若再不应召便将其下狱。
面对曹操的强硬态度,司马懿明白,自己已没有退路。
无奈之下,他只得踏入曹营,担任文学掾,就此开启了他漫长而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。
初入曹营,司马懿深知自己身处险境,周围皆是曹操的心腹和各方势力的眼线。
他行事极为低调谨慎,从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,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各方势力的博弈,努力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。
他凭借出众的智谋,在处理政务时条理清晰、滴水不漏,逐渐引起了曹操的注意。
然而,曹操生性多疑,对司马懿“鹰视狼顾”之相颇为忌惮。
所谓“鹰视狼顾”,即目光如鹰般锐利凶狠,回首时如狼般警觉多疑,这种面相在古代被视为野心勃勃、心怀不轨的象征。
曹操曾多次试探司马懿,有一次,他故意在司马懿身后喊他的名字,司马懿不自觉地以“狼顾之姿”回头,这一幕让曹操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,告诫曹丕需提防此人。
司马懿敏锐地察觉到曹操的猜忌,心中暗自警惕。
为了消除曹操的疑虑,他愈发收敛锋芒,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辅佐曹丕之中。
在曹丕与曹植的世子之争中,司马懿为曹丕出谋划策,分析局势,帮助曹丕在曹操面前树立良好形象。
他教导曹丕要礼贤下士,广纳人才,以宽厚仁慈的形象示人;同时,在关键时刻,为曹丕提供应对曹植竞争的策略。
在司马懿的辅佐下,曹丕逐渐在这场激烈的权力角逐中占据上风,最终成功登上世子之位。
曹丕对司马懿的帮助感激涕零,将他视为自己的心腹,这也让司马懿在权力核心站稳了脚跟,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后,对司马懿信任有加,委以重任。
此时的魏国,虽据北方大地,但边境仍不太平,东吴与蜀汉时常侵扰,妄图蚕食魏国的领土。
司马懿开始频繁参与军事行动,从幕后走向台前,在对抗外敌的战场上大展身手,逐渐崭露头角。
在对吴作战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