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末年,风云激荡,宛如一幅山河破碎、苍生蒙难的末世图景。
曾经辉煌的汉室在桓灵二帝的昏庸统治下摇摇欲坠,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,朝政腐败不堪,百姓在苛捐杂税与战乱中苦苦挣扎。
四方豪杰并起,割据势力林立,整个天下陷入了无尽的纷争与混乱之中。
就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,在河内温县的司马家族,一颗注定要在历史长河中掀起惊涛骇浪的新星悄然孕育,他就是司马懿。
司马懿出生于世家大族,家族世代为官,书香门第的熏陶赋予了他与生俱来的沉稳与睿智。
自幼,司马懿便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超乎常人的聪慧,无论是儒家经典、历史典籍,还是兵法谋略,他都如饥似渴地研读。
在书房的昏黄烛光下,常常能看到他专注读书的身影,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,也在他心中种下了匡扶天下、建功立业的种子。
然而,在这个英雄辈出、时局瞬息万变的时代,想要崭露头角并非易事。
司马懿深知,时机未到,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锋芒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。
于是,他选择在家族的庇护下默默沉淀,观察着天下局势的变化,等待着那个能让他一展宏图的机会。
彼时,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,势力如日中天。
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,听闻司马懿的才名后,便迫不及待地派人征辟他入府为官。
对于曹操的征召,司马懿却陷入了深思。
他看到汉室已然衰微,曹操虽实力强大,但因“挟天子”之举背负诸多争议,天下局势尚不明朗。
此时投身曹营,究竟是踏上青云之路,还是陷入权力的旋涡,他难以抉择。
经过一番权衡,司马懿决定装病婉拒,以逃避初次征召。
他闭门不出,对外宣称身患重病,无法起身行走,连生活起居都需要他人照料。
曹操生性多疑,对司马懿的托病之举心生疑虑,派人暗中监视。
司马懿则凭借着出色的演技,成功骗过了曹操的眼线,暂时躲过了这场征召。
但曹操怎会轻易放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