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丕野心勃勃,一心想取代汉朝,自己称帝。
曹丕的亲信华歆率大臣联名上书,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曹丕。
刘协深知汉室气数已尽,连下三道禅位诏书,恳求曹丕效仿虞舜。
曹丕假意推辞一番后,于延康元年十二月十三日,正式接受禅让。
刘协先告祭祖庙,后使张音奏玺绶诏册奉交曹丕。
禅位后,刘协被曹丕封为山阳公,允许他在封地内奉汉正朔和服色,建汉宗庙以奉汉祀。
来到山阳后,刘协放下了帝王的身份,与民同耕,悬壶济世。
他利用在宫中所学的医术,为百姓治病,深受百姓爱戴。
曹节也陪伴在他身边,与他共度余生。
在山阳,刘协过上了平静的生活,他远离了宫廷的纷争和阴谋,感受到了百姓的质朴和善良。
青龙二年,刘协在山阳病逝,终年五十四岁。
他死后,以汉朝天子的礼仪进行安葬,魏明帝曹叡带着魏国的大臣去哭丧。
刘协的一生,充满了无奈与悲哀,他虽贵为天子,却从未真正掌握过自己的命运。
但在乱世之中,他也曾努力抗争,试图挽回汉室的颓势,这份不甘与挣扎,为那个动荡的时代,添上了一抹悲壮的色彩 。
他的故事,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,让后人在感叹命运无常的同时,也对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