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末,淮阴城的石板路在烈日下泛着白晃晃的光,街边的槐树耷拉着叶子,无精打采。
一个身形修长却衣衫褴褛的年轻人,正漫无目的地游荡,他就是韩信。
韩信自幼父母双亡,靠着乡邻的救济勉强维持生计,可他却痴迷于研读兵书,无论走到哪里,都带着那卷翻得破旧的《孙子兵法》,时常沉浸其中,旁若无人。
淮阴城的集市热闹非凡,吆喝声、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。
韩信来到集市,想寻些营生,却因手无缚鸡之力,又不愿做些卑躬屈膝的杂活,屡屡碰壁。
一天,集市上的屠夫拦住韩信,周围的人见状,纷纷围了过来,想看一场好戏。
屠夫斜着眼,满脸嘲讽地说:“你成天带着把破剑,装模作样,有本事就用这剑刺我;要是不敢,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。”
韩信握紧了剑柄,眼中闪过一丝愤怒,可片刻后,他缓缓松开了手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俯身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。
周围的人哄堂大笑,韩信却面不改色,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,大步离去。
他在心中暗暗发誓,总有一天,要让这些人对他刮目相看。
陈胜、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,反秦的烽火迅速蔓延。
韩信听闻消息,热血沸腾,带着他的宝剑,投身到项梁的起义军之中。
在军队里,韩信渴望一展身手,他向将领们提出了许多作战建议,可这些建议不仅没有得到重视,还遭到了嘲笑。
项梁战死后,项羽成为了军队的统帅,韩信被任命为郎中。
他多次向项羽献计,项羽却只沉迷于自己的武力,对韩信的谋略不屑一顾。
韩信深感失望,他意识到,在项羽麾下,自己永远无法实现抱负,于是毅然离开了楚军。
公元前206年,韩信辗转来到了刘邦的军营。
起初,他只是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,依旧无人问津。
一次,韩信因触犯军法,被判处死刑。
在行刑现场,前面的十三个人已经被斩首,轮到韩信时,他抬头仰望天空,长叹一声:“汉王不是想要夺取天下吗?为什么要斩杀壮士?”
监斩官夏侯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