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的诚意,轻车简从,前往鲁国。
到达鲁国后,他首先拜访了鲁国的贤臣,向他们表明了齐国无意与鲁国开战,希望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争端的立场。
随后,他求见鲁侯,在鲁侯面前,他言辞谦逊却不失坚定:“鲁侯,齐、鲁两国皆为周室宗亲,同根同源。如今因些许土地之争而兵戎相见,实乃亲者痛、仇者快之事。那片土地虽肥沃,但与两国的情谊和百姓的安宁相比,又何足挂齿?若两国开战,百姓将流离失所,生灵涂炭,这岂是您我所愿意看到的?不如放下成见,坐下来好好协商,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,如此,既能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,又能共同为西周王朝镇守东方,保一方百姓平安。”
鲁侯听了王孙牟的话,心中有所触动,但仍对边境土地问题耿耿于怀。
王孙牟见状,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:双方可以划定明确的边界线,共同开发争议土地,利益共享。
同时,齐国愿意在其他方面给予鲁国一定的补偿,以表达和解的诚意。
经过王孙牟的一番努力劝说,鲁侯最终被他的诚意和智慧所打动,同意与齐国进行和平谈判。
在王孙牟的斡旋下,齐、鲁两国的代表齐聚一堂,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,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。
双方划定了边界,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,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得以避免。
此次事件让王孙牟声名远扬,不仅在齐国国内赢得了百姓的赞誉,也在西周各诸侯国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,人们纷纷称赞他为维护西周诸侯国之间和平的使者。
西周中期,天下并非完全太平,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蠢蠢欲动。
在遥远的南方,有一个诸侯国暗中勾结周边的蛮夷部落,企图发动叛乱,脱离西周王朝的统治,自立为王。
消息传到镐京,周成王大为震怒,决定派遣大军前往平叛。
齐国作为西周的重要诸侯国,自然也接到了出兵的命令。
丁公吕汲因年事已高,难以亲自率军出征,于是王孙牟主动请缨,愿率领齐国的军队随周军一同前往平叛。
丁公吕汲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,心中满是欣慰,他深知儿子已经长大成人,有能力肩负起这份重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