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前,身姿挺拔,声音洪亮而坚定:“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。然吾以为,单纯的武力镇压易激起夷族的反抗之心,使之愈发顽强;而一味的怀柔,恐被其视为软弱可欺。依我之见,当恩威并施。可先整饬军备,向夷族展示我大周之强大武力,威慑其心;同时,挑选精通礼仪与文化之人,深入夷族部落,传播我大周的先进文化与礼仪制度,以教化其民。如此,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夷族侵扰之患。”
他的一番言论,条理清晰,见解独到,既考虑到了军事上的威慑,又兼顾了文化上的融合,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睿智。
周成王听后,不禁眼前一亮,对这位年轻的宗室子弟赞赏有加。
朝堂之上的其他大臣也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,王孙牟就此在西周朝堂崭露头角,声名渐起。
齐国在姜太公的治理下,因地制宜,发展渔盐之利,经济迅速繁荣,国力日益强盛,逐渐成为东方的大国。
然而,随着齐国的崛起,与周边诸侯国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,其中与鲁国的纷争尤为突出。
鲁国乃周公旦的封地,周公旦在西周王朝地位尊崇,对周成王忠心耿耿,为西周的稳定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鲁国传承周礼,以礼仪之邦自居,在文化方面底蕴深厚。
而齐国则因注重经济发展与军事力量的建设,在行事风格上更为务实、灵活。
两国在领土划分、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,摩擦不断。
一日,齐国与鲁国边境的百姓因争夺一片肥沃的土地发生了激烈冲突,双方各不相让,局势剑拔弩张,大有一触即发之势。
消息传到两国朝堂,鲁侯与齐侯皆为此事震怒,双方纷纷调兵遣将,集结于边境,战争一触即发。
此时,王孙牟深知事态严重,若齐、鲁两国开战,不仅会让两国百姓生灵涂炭,也将极大地削弱西周在东方的势力,给周边的夷族等势力可乘之机。
他心急如焚,赶忙进宫面见父亲丁公吕汲,阐述了自己对局势的看法,并恳请父亲让自己前往鲁国,尝试调解两国纷争。
丁公吕汲见儿子言辞恳切,分析得头头是道,虽心中担忧,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。
王孙牟带着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