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认为姜尚不过是个出身低微的小吏,竟敢妄议朝政,于是处处排挤他。
在朝歌的日子里,姜尚亲眼目睹了商纣王的残暴和昏庸。
一次,纣王为了取悦妲己,竟下令在鹿台举行一场奢华至极的宴会,宴会上美酒佳肴堆积如山,歌舞升平。
而与此同时,宫外百姓却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。
姜尚心中不忍,冒死向纣王进谏,希望他能以百姓为重,减少奢靡之举,减轻赋税。
纣王听后,勃然大怒,当场就要下令处死姜尚。
好在有几位大臣求情,姜尚才免去一死,却也因此被革职查办,逐出朝歌。
离开朝歌后,姜尚又前往其他诸侯国,试图寻找明主。
他先后游历了许多地方,然而,大多数诸侯要么只知贪图享乐,不思进取,要么胆小怕事,不敢与商朝抗衡。
姜尚在这些地方四处碰壁,始终未能找到施展抱负的机会。
在这期间,姜尚的生活十分窘迫。
他常常身无分文,只能靠给人打短工、做苦力维持生计。
有时,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。
但即便如此,姜尚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。
他坚信,自己终有一天会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,实现心中的理想。
时光匆匆,姜尚在漂泊中度过了大半辈子。
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,逐渐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者。
但岁月的磨砺并未消磨他的意志,反而让他更加沉稳睿智,对天下局势的洞察也更加深刻。
在历经无数次失望与挫折后,姜尚听闻西方的西岐在西伯侯姬昌的治理下,政通人和,百姓安居乐业,一片繁荣景象。
姬昌礼贤下士,广纳贤才,四方贤能之士纷纷前往投奔。
姜尚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,他决定前往西岐,碰碰运气。
于是,姜尚一路西行,来到了西岐。
他听闻姬昌时常外出寻访贤能,便心生一计,来到渭水河畔,用直钩垂钓,以引起姬昌的注意,便有了开篇那一幕。
姜尚跟随姬昌回到西岐后,姬昌对他极为敬重,封他为太师,委以重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