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为那里土地肥沃,有利于发展农业;还有的建议迁往奄地,称其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
祖乙认真听取了各位大臣的意见,经过深思熟虑,他决定迁都于邢。
邢地位于太行山东麓,地势较高,可避洪水之患;且此地土地肥沃,交通便利,进可攻,退可守,战略位置十分重要。
为了说服那些反对迁都的大臣,祖乙亲自前往邢地考察,并绘制了详细的地图,向大臣们展示邢地的优势。
最终,在祖乙的坚持下,大臣们勉强同意了迁都的决定。
迁都之事确定后,祖乙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。
他任命擅长工程建设的巫贤为监工,负责新都的规划与建造。
在迁都过程中,祖乙充分考虑到百姓的利益,组织军队和民夫帮助百姓搬运物资,安排妥善的安置点,确保百姓能够顺利迁移。
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,商朝的都城终于从相迁至邢。
新都建成后,祖乙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,祈求先王的庇佑和神灵的护佑。
在祖乙的治理下,邢都逐渐繁荣起来,百姓们安居乐业,商朝也仿佛迎来了新的生机。
迁都之后,祖乙深知,要想真正实现商朝的中兴,必须整顿朝堂,任用贤能。
他广开言路,鼓励大臣们直言进谏,对于有才能的人,不论出身贵贱,皆予以重用。
在众多贤才中,祖乙最为倚重的便是巫贤。
巫贤出身低微,却精通天文历法、工程建设和治国之道。
祖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巫贤的才能,便将他提拔为相,委以重任。
巫贤也不负祖乙的信任,他协助祖乙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,整顿吏治,打击腐败,使得朝堂风气焕然一新。
在经济方面,巫贤建议祖乙大力发展农业生产。
他组织百姓开垦荒地,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,如改进农具、合理灌溉等。
同时,鼓励商业发展,设立关卡,规范市场秩序,促进了商朝与周边部落的贸易往来。
在文化方面,巫贤重视教育,设立学校,培养人才,传播商朝的文化和礼仪。
在军事方面,他协助祖乙加强军队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