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为应采取怀柔政策,通过和亲、赏赐等方式安抚东夷。
祖乙待众人发言完毕,起身说道:“诸位大人所言,皆有道理。然如今我朝国力尚未恢复,贸然出兵,恐消耗过多人力物力,若战事不利,更是雪上加霜。而单纯的怀柔政策,亦难以让东夷真正臣服。依我之见,可先加强边境防御,修筑城寨堡垒,训练精锐士卒,让东夷不敢轻易来犯。同时,派遣使者前往东夷各部,宣扬我朝文化,分化其内部势力。待我朝国力强盛之时,再相机而动,一举平定东夷。”
祖乙的一番话,条理清晰,分析透彻,赢得了不少大臣的赞同,就连一向严苛的老臣也不禁点头称赞。
此后,祖乙开始主动参与朝中事务,协助父亲处理政务。
他深入民间,了解百姓的疾苦,积极推行一些有利于民生的政策。
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,兴修水利,发展农业生产;同时,整顿商业秩序,促进贸易往来。
在他的努力下,都城相周边的经济逐渐有了起色,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。
祖乙的声名,也在民间渐渐传播开来,百姓们对这位年轻的王子充满了期待,希望他能带领商朝走出困境,迎来新的繁荣。
帝河亶甲在位仅九年,便因操劳过度,心力交瘁而崩逝。
祖乙在众臣的拥戴下,登上了王位,成为商朝的第七任君主。
此时的商朝,局势依旧严峻,内忧外患如两座大山,压得祖乙喘不过气来。
但他深知,自己肩负着振兴商朝的重任,绝不能退缩。
即位之初,祖乙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都城的选择。
相都地处黄河北岸,地势低洼,时常遭受洪水侵袭。
每逢雨季,洪水泛滥,百姓的房屋被冲毁,农田被淹没,生活苦不堪言。
祖乙意识到,若不迁都,不仅百姓难以安居乐业,商朝的根基也将受到严重威胁。
于是,他召集大臣们商议迁都之事。
然而,迁都并非易事,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和复杂的问题,大臣们对此意见不一,争论不休。
有的大臣认为,迁都耗费巨大,且会惊扰先王的神灵,坚决反对迁都;有的则主张迁往殷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