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治理得更好。
但他又贪恋权势,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。
这些年来,他为秦国的统一和发展付出了无数心血,好不容易才达到今天的地位,享尽荣华富贵,他实在难以割舍。
在赵高的不断威逼利诱下,李斯的防线逐渐崩溃。
赵高见李斯有所动摇,进一步施压:“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,若你不与我们合作,一旦消息泄露,你不仅自身难保,还会连累家人。”
李斯想到自己的家族,想到那些依赖他的亲眷,心中一阵剧痛。
最终,他还是屈服了,在权力和欲望的驱使下,做出了错误的选择。
他们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,假称秦始皇遗命立胡亥为太子,又伪造了一封诏书赐给扶苏,指责他在外不能立功,反而怨恨父皇,赐剑让他自杀。
扶苏接到诏书后,悲痛万分,他虽心有疑虑,但生性仁孝,不愿违背父命,最终含冤自杀。
蒙恬也被囚禁,不久后被杀害。
沙丘之变成为李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,从此,他陷入了权力的旋涡,一步步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秦二世即位后,昏庸无道,整日沉溺于享乐,将朝政大权交给赵高。
赵高为了独揽大权,开始大肆排除异己,朝中许多忠良之士纷纷遭到迫害。
他设计陷害朝中大臣,制造冤假错案,使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。
李斯虽为丞相,却因沙丘之谋而受制于赵高,在朝廷中的地位逐渐被架空。
赵高深知李斯在朝中根基深厚,始终视他为眼中钉、肉中刺,只是一时还未找到合适的时机彻底扳倒他。
面对秦二世的暴政和赵高的专权,李斯也曾试图进谏,希望能挽回局势。
秦二世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耗费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上,百姓徭役赋税沉重,民不聊生,各地反抗的烽火渐起。
李斯忧心忡忡,他上书秦二世,言辞恳切地指出当前国家面临的种种问题:“今关东群盗并起,此皆陛下急政暴赋、戍徭无已之故。百姓疲于奔命,不堪其苦,遂相聚为盗。陛下当轻徭薄赋,缓刑爱民,以安天下之民。”
在奏疏中,他还列举了历史上因暴政而